资料详情(qqbaobao网)
我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 期中试题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期中素质升级检测(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1-12-219.99元 16页 1013.50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版权声明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qqbaobao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开
期中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现代白话新诗,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嬗变演化、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脉络和流派。其间,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内外交相影响,互为两翼。就诗歌的文化之用而言,作为文学之一体,诗歌本身就是文化之一端,不但要受到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是时代文化的一种反映和体现。诗学与书论、画论、乐论等不仅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而且常常需要互相参照才能有新的开拓。诗歌的发展,既受到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如镜子一样,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文化哺育一代诗歌。中国诗歌的发展,既源自内在语言形式的演化,也受制于不同时代政治生活、经济基础等硬背景的变化,而以文化心理为代表的软实力,正是其间起到重要作用的桥梁。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其间的反映、影响关系,有如水洒在地上,浸湿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浸湿的程度则需要视土壤情况而定;又如发光体与反射体,在合适的时候,还会相互映衬。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的较快,有的较慢;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隐晦,有的显露;有的变形,有的变质;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多元的;有的是支配,有的是渗透;有的断章取义,痕迹俱在,有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的文化内容可以直接入诗,有的则需要通过作家的中介、过滤;有的是影响,有的则只是暗合;有的是交叉,有的只是平行;有的具有事实联系,有的只具有精神心智上的共通。因此其间未易轻断因果,只宜摆明条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2700余首包赡丰富、变化万状的诗作,展现出一幅北宋文化绚丽多彩的“清明上河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也反过来代表了北宋文化的这两种精神。16 在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影响下,苏轼诗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动趋向,适时而深刻。苏诗中的议论俯拾即是,或全诗纯乎议论;或前面抒情叙事,咏物写景,篇末发表议论;或议论与抒情叙事、咏物写景交替穿插;或几种写作手法水乳交融,不分彼此。方法的多种多样和变化万状使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宏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其议论的题材大到宇宙时空,小到鸟兽虫鱼,广到社会人生,狭到碑刻古玩,雅到诗书画艺,俗到接物处世,近到花草木石,远到海外仙国,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其绝人处,在于议论英爽,笔锋精锐,举重若轻,读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赵翼《瓯北诗话》)苏诗以后,议论成为宋代诗歌新的审美风尚。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苏轼诗歌奏出崇雅趋淡的乐章,典型而突出。苏诗追求淡雅脱离了纯功利性目的,提高到审美层次,妥善处理了雅与俗、绚烂与平淡、人工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朴素却圆熟的辩证法精神。其诗歌语言,或避俗趋雅,或以俗为雅、化俗为雅。比如,《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助尔歌饭瓮”,“饭瓮”乃山东民间俗语和歌谣语。《发广州》“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苏轼自注:“浙人谓饮酒为软饱”“俗谓睡为黑甜”。这些各地的俗词俚语,被创造性地融入苏轼诗中,显出一种雅人深致。苏诗还擅长用典故来题咏俚俗之物,化俗为雅。如《豆粥》“沙瓶煮豆软如酥”不免俚俗,但运以刘秀、石祟二人与豆粥相关的典故,诗的典雅气息油然而至。以语言为体、文化为用的中国诗歌,尽管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断变化生长,继续“昭烛三才,辉丽万有”。(摘编自陈才智《汉语是富有诗意的语言》)材料二:在诗歌中,句法层面的创新现象也层出不穷,诗歌为很多句法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绝佳的语言环境。如紧缩句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指分句间经过语音紧凑和词语缩减,而形成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如“天一黑就下班回家”是由“只要天一黑,就下班回家”这个一般复句紧缩而成的。诗歌对紧缩句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蒋绍愚在《唐诗语言》中说,在散文中由两个分句构成一个复句,往往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表示分句间的关系,而在唐诗,特别是近体诗中,这些关联词一般省略不用而造成紧缩句的大量出现。例如,近体诗“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严恽《落花》)中的“问花花不语”,就是由“我问花,但是花却不语”省略关键词和停顿而形成的紧缩句。紧缩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可见到,如一则体育新闻标题“赢球不可怕!缺谁谁尴尬”,其中的“缺谁谁尴尬”就是受诗歌韵律的影响而省略了关联词“无论……都”。诗歌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还在语言层面给汉语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诗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宝藏,值得我们不断开垦和深挖。(摘编自张力《诗歌,语言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朝、唐朝、宋朝、元朝等,再到现代,中国诗歌的语言不是固定不变的。B.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的程度有多种多样的情况,引起这多种多样的情况并不是社会原因。16 C.俗词俚语,只要写进了诗歌中,就不再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俗词俚语了,而具有雅语色彩了。D.与哲学、风俗等其他文化相比,诗歌在语言层面给汉语的创新和发展注入的动力和源泉是最丰富的。【解析】 B项,“引起这多种多样的情况并不是社会原因”理解错误,原文说“其间未易轻断因果”,即不能轻易判断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C项,“只要……就……”绝对化。“只要写进了诗歌中”,不一定具有雅语色彩,如原文所举的“沙瓶煮豆软如酥”之例,如果不运以刘秀、石祟二人与豆粥相关的典故,就不免俚俗。D项,“诗歌在语言层面给汉语的创新和发展注入的动力和源泉是最丰富的”于文无据。原文表达是“诗歌不仅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还在语言层面给汉语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没有体现“最丰富”的意思。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盛唐产生了大量边塞诗,这与唐帝国文治武功极盛的国势有关,与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有关。B.没有红军长征就难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样豪迈的诗句,它是红军精神的表现。C.如要创作歌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感人事迹的诗歌,一定会运用“抗击”“新冠肺炎”这样反映时代的词语。D.诗歌是语言创新的重要源泉,如汉语中的紧缩句,是一种句法创新,紧缩句在唐诗,特别是近体诗中大量出现。【解析】 “一定会运用‘抗击’‘新冠肺炎’这样反映时代的词语”说法不正确,因为文化影响诗歌、诗歌反映文化“有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的文化内容可以直接入诗,有的则需要通过作家的中介、过滤”。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紧缩句的一项是(3分)( B )A.天一晴就走       B.幸福就在身边C.抽刀断水水更流D.感时花溅泪【解析】 紧缩句“指分句间经过语音紧凑和词语缩减,而形成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A项,由“只要天一晴,就走”这个一般复句紧缩而成;C项,由“抽刀断水,但水更流”紧缩而成;D项,由“因为感时,所以花溅泪了”紧缩而成。4.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解释中国诗歌“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的意思。(4分)答:__所谓“语言之体”,是指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嬗变演化、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脉络和流派。_“文化之用”是指中国诗歌不但要受到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__【解析】 16 答案区域在第一、二、三段。从第一段中筛选出有关“语言之体”的关键信息,从第二、三段中筛选出有关“文化之用”的关键信息,进行整合。“语言之体”:第一段有“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嬗变演化、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脉络和流派”,由此得出答案是指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嬗变演化、发展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不同脉络和流派。“文化之用”:第二段有“就诗歌的文化之用而言,作为文学之一体,诗歌本身就是文化之一端,不但要受到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是时代文化的一种反映和体现”,第三段有“诗歌的发展,既受到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如镜子一样,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由此得出答案是指中国诗歌不但要受到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答:__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内外交相影响,互为两翼”。接着从道理层面对中心论点进行阐释,然后举苏轼的诗作为例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突出中心论点。__【解析】 第一段为一层,关键句是“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内外交相影响,互为两翼”,这是中心论点;第二段至第七段为第二层。第二层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二至四段为一层,第五至七段为一层。第一个层面关键句是第二段开头句“就诗歌的文化之用而言……”,这是说明“文化之用”;第三段开头句“诗歌的发展,既受到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如镜子一样,反映着不同时代文化的光辉”,这是说明诗歌和文化互相“映衬”;第四段关键句是“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其间的反映、影响关系,有如……”,这是进一步说明诗歌和文化的关系。以上是从理论层面论证中心论点。第二个层面第五段关键句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直接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也反过来代表了北宋文化的这两种精神”,这是通过苏轼的例子来具体阐明诗歌和文化的关系;第六段关键句是“在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影响下,苏轼诗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动趋向,适时而深刻”,第七段关键句是“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苏轼诗歌奏出崇雅趋淡的乐章,典型而突出”。以上是举苏轼的诗作为例论证中心论点。第八段为第三层。关键句是“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断变化生长,继续‘昭烛三才,辉丽万有’”,最后总结全文,呼应第一段,突出中心论点。(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六月的话题铁凝5月2日,省报在头版右下角,刊出一封读者来信。信中揭发S市文化局四位局长借现代戏调演之机,大搞不正之风。来信者署名:S市文化局莫雨。当S市文化局传达室的达师傅把这天的报纸分送到各个办公室后,局内不免出现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16 S市文化局没人名叫莫雨。这一点达师傅比谁都清楚。可这位写信人莫雨,对当时的一切却了如指掌。哪位局长携同夫人在宾馆住了多少天,哪位局长驱车游山玩水,甚至哪位局长少交了几顿饭费他都一清二楚。很快,省里派来了调查组,局长们在“铁的事实”面前,不仅做了检查,还掏出自己腰包补缺。事情了结后,局里表面上安静了下来。可又分明感到一种压抑着的激动,都在互相打听:谁是莫雨?莫雨是谁?莫雨自然是化名,这一点达师傅也不比别人傻。解放前他在城里做过地下党的交通员,比一般人更懂得化名在非常时期的重要意义。6月2日,达师傅收到一张报社寄给莫雨的稿费汇款单。按惯例,达师傅接到汇款单后,应在小黑板上写明:“某某取汇款”,然后将汇款单贴着玻璃靠在传达室窗台上。这次,他迅速塞进了抽屉。锁子咔嗒一响,达师傅留心了一下四周,传达室只有他一人。晚上,达师傅躺在床上翻身。翻一次身,眼前出现了一个莫雨,那是司机大刘。那次调演,从头至尾他都是局长们的司机。达师傅又翻一次身,眼前又出现一个莫雨,这次是财务科长杜彦荣,账面上的事她最清楚。调演,什么开支不下账?达师傅不断翻着身,眼前不断出现着莫雨。他愿意凭自己这双老眼,不动声色地认出莫雨,又不动声色地把汇款单悄悄塞给他(或她)。就像当年搞地下工作那样,他的任务是传递,临走连个眼神都不须留下。第二天一上班,达师傅心中的莫雨一个也没出现,主管文物的副局长史正斌却破例来到传达室。他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靠在窗台上的信件说:“今天的信好像比昨天来得早呵。”“那是昨天的。今天的还没到,得九点钟。”史副局长走了,达师傅觉得他出门时分明又扫了一眼那只带锁的抽屉。难道他发现了什么?发现了达师傅把通常都靠在窗台上的东西锁进了抽屉?如果那样,在史副局长眼里,达师傅岂不成了莫雨?达师傅不是莫雨,也从来没有充当莫雨式人物的打算。如果领导真盯住你的抽屉,那就是对你的怀疑,七怀疑八怀疑,就可能把自己的饭碗葬送。想到这些,达师傅还是从腰里拽出了开抽屉的钥匙。九点钟,传达室门口挂出了人们熟悉的那块小黑板。在几个领挂号、汇款的人名中,也排列着莫雨。五十九天过去了,小黑板上的名字更换了五十九遍,只有莫雨的名字凝结在那里。传达室本是人们过路留步的小天地,但在这五十九天里,传达室突然变得冷清起来。常找达师傅“杀”两盘的研究室主任不来了。那个头发剪得短短的、最爱跑传达室的打字员孔令兰也有意无意地躲着达师傅。16 日月如梭,明天,是汇款单抵达文化局两个月整。汇款单上写得明白,两个月不取汇款,邮局就要退回寄款人。一想起明天,达师傅忽然一阵焦躁不安。他关掉半导体,长久地注视着窗台上那张小纸片。他抱歉地瞧着它,懊悔两个月来自己对它的疏远、畏惧和冷落。……第二天早晨八点钟,当人们陆续走进文化局大门时,几乎同时发现传达室的玻璃窗忽然变得敞亮起来。那张焦黄的小纸片不翼而飞了。一方薄纸的消失,使大家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现在人们最关心的一件事是问清谁认领了汇款单。达师傅出现了,他蹬着一辆平板三轮进了大门,车上装的是一车擦地板用的墩布。他把车停在传达室门口,看看众人,立刻明白了大伙围在这里的意图。他跨下车座,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块灰不溜秋的小毛巾擦着汗,只等人们发问了。“达师傅,汇款单有人取走了?”还是史副局长先开口,他一字一板地问道。“不错,领走了。”“那,莫雨……”“莫雨就是我,我就是莫雨。”达师傅说完,靠在身后毛茸茸的墩布上。人群一阵骚动,各种眼光纷纷落在达师傅身上。史正斌也久久盯住达师傅,但谁也没有觉察到他眼光的异常。当人们散尽后,史副局长才又悄悄问达师傅:“那……信是你写的?”“你怎么还不信,看我文化浅是不是?不客气说,当年教我文化的那个排长,现今在中央当部长。”“是你写的,可那信的笔体……”“你见过?写给报社的信,莫非也会落到你手里?那可真成了大怪事儿。”达师傅从车上抽出一把墩布塞进史副局长手里。史正斌没再说话,接过新墩布,向办公楼走去。本来,这些天他最忌讳人们说笔体。10月,几位老局长离职另作安排,史正斌被任命为S市文化局正局长。上任以来,他总想再找达师傅深谈一次,但总是被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所耽误。他找他谈话,是想就势向他说明,写信人不是达师傅,是……是谁?他又觉得已经失去了在全局披露那次事件真相的必要,他现在是局长。勇士身上常常存在着懦夫的弱点。史正斌不相信这个不能称为逻辑的逻辑,可每天路过传达室的窗口时,他心中还是常常泛起这个不伦不类的逻辑。(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局里压抑着的激动的氛围,表明人们对莫雨真实身份的好奇,大家纷纷想要当面表达对莫雨举报行为的赞赏与崇敬。B.史正斌破例出现在传达室,是因为他按照寄信时间推算到汇款单到达的日期,当达师傅说没有时,他还疑惑地看了看抽屉。16 C.研究室主任和打字员孔令兰不太愿意去传达室,是因为他们多少猜测出达师傅就是莫雨,减少与达师傅的接触,避免日后惹麻烦。D.史正斌作为副局长,却暗地搜集其他四位局长的罪状,并化名揭露,最终如愿当上局长。这体现了他工于心计、擅用权术的形象。【解析】 A项,“大家纷纷想要当面表达对莫雨举报行为的赞赏与崇敬”表述错误,文中写道“事情了结后,局里表面上安静了下来。可又分明感到一种压抑着的激动,都在互相打听:谁是莫雨?莫雨是谁”,可见大家只是好奇,并没有“当面表达对莫雨举报行为的赞赏与崇敬”的意思。C项,“研究室主任和打字员孔令兰不太愿意去传达室,是因为他们多少猜测出达师傅就是莫雨”表述错误,研究室主任和打字员孔令兰不太愿意去传达室,是怕大家误以为他们之中的一位是莫雨。D项,“这体现了他工于心计、擅用权术的形象”表述错误,史正斌暗地搜集其他四位局长的罪状,并化名揭露体现的是其正义的一面。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文章一开头交代了文化局四位局长被揭发的事件,不仅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后文收到报社汇款单等情节做铺垫。B.“汇款单”是全文线索,围绕“汇款单”对各色人物进行描写,表现了史正斌的怯懦、达师傅的勇敢、围观人群看热闹的心理。C.小说以“勇士身上常常存在着懦夫的弱点”一句收尾,既高度提炼了史正斌、达师傅的形象特征,也给人思考的空间,含蓄蕴藉。D.文章语言充满暗示意味,不论是“他眼光的异常”,还是“他最忌讳人们说笔体”,这些反常言行暗示史正斌莫雨的身份。【解析】 “‘汇款单’是全文线索”错,线索应是贯穿文章始末的,但文章前五段并未出现“汇款单”,因此,不能说它是全文的线索。8.请简要分析达师傅对莫雨的态度产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答:__从拿到汇款单时的偷偷藏匿,体现出达师傅对莫雨的理解和关切;从把汇款单晒出59天,体现出达师傅对莫雨的疏远、畏惧和冷落;从冒充莫雨的大义凛然,体现出达师傅对莫雨认同与钦佩。__【解析】 由原文“按惯例,达师傅接到汇款单后,应在小黑板上写明:‘某某取汇款’,然后将汇款单贴着玻璃靠在传达室窗台上。这次,他迅速塞进了抽屉……”可看出,此时的达师傅,出于对莫雨的理解和关切而想保护他,不想让周边的人发觉此事。由原文“如果领导真盯住你的抽屉,那就是对你的怀疑,七怀疑八怀疑,就可能把自己的饭碗葬送……”可见,此时的达师傅,对莫雨疏远、畏惧和冷落,怕因自己偷偷藏匿汇款单让自己的工作不保。由原文“他抱歉地瞧着它,懊悔两个月来自己对它的疏远、畏惧和冷落”、“莫雨就是我,我就是莫雨”等内容可以看出,此时的达师傅大义凛然,从内心深处对莫雨表示认同与钦佩,所以他才冒充莫雨。16 9.请阅读下面关于圆形人物的论述,据此标准,判断“达师傅”是否为圆形人物,并阐明理由。(6分)检验一个人物是否圆形的标准,是看它能否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如果它从不让我们感到意外,它就是扁的。假使它让我们感到了意外却并不令人信服,它就是扁的想冒充圆的。——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答:__示例一:是圆形人物,他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感到意外:①达师傅没有把汇款单放在窗台,却锁紧了抽屉;②达师傅担心自己的饭碗,却又承认自己是“莫雨”。令人信服:①达师傅曾是地下党的交通员,有着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品质;②达师傅一开始就对“莫雨”有好感,两个月来的冷落让他懊悔,也让他增添了力量。示例二:不是圆形人物,他让我们感到意外却不令人信服。感到意外:①达师傅没有把汇款单放在窗台,却锁紧了抽屉;②达师傅担心自己的饭碗,却又承认自己是“莫雨”。不令人信服:①地下党交通员的身份不够真实,和达师傅传达室收发员的身份反差太大;②达师傅害怕惹麻烦,又感受到众人对汇款单避之不及,却大胆认下“莫雨”,没有征兆。__【解析】 16 若认为达师傅是圆形人物,要根据文章的相关情节加以阐述。由原文“按惯例,达师傅接到汇款单后,应在小黑板上写明:‘某某取汇款’,然后将汇款单贴着玻璃靠在传达室窗台上。这次,他迅速塞进了抽屉……”可看出,此时的达师傅,出于对莫雨的理解和关切而想保护他,不想让周边的人发觉此事。之后怕因自己偷偷藏匿汇款单让自己的工作不保,达师傅把汇款单展示出来,但后来他从内心深处对莫雨表示认同与钦佩,所以冒充莫雨。从拿到汇款单时的偷偷藏匿,到把汇款单晒出59天,再到冒充莫雨的大义凛然,体现出达师傅作为曾经的地下党交通员,有着老一辈革命者的光荣品质。而两个月来传达室的冷落让他懊悔,也让他增添了力量。总之,达师傅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因此说他是圆形人物。若认为达师傅不是圆形人物,也要根据文章的相关情节加以阐述。由原文“按惯例,达师傅接到汇款单后,应在小黑板上写明:‘某某取汇款’,然后将汇款单贴着玻璃靠在传达室窗台上。这次,他迅速塞进了抽屉……”,又因为对莫雨的疏远、畏惧和冷落,把汇款单晒出59天,这些做法都不够磊落,不令人信服。而此时达师傅的身份是传达室收发员,这个身份与地下党交通员反差太大,不令人信服。再者,达师傅害怕惹麻烦,如文中写道“如果领导真盯住你的抽屉,那就是对你的怀疑,七怀疑八怀疑,就可能把自己的饭碗葬送”,又感受到众人对汇款单避之不及,却大胆认下“莫雨”,毫无征兆。因此,达师傅没有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让我们感到意外,所以,他不是圆形人物。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李冲,字思顺,陇西人。显祖末,为中书学生。高祖初,公车征为秘书中散,典禁中文事,以修整敏惠,渐见宠待。及议礼仪律令,润饰辞旨,刊定轻重,无不访决焉。冲竭忠奉上,知无不尽,出入忧勤,形于颜色;虽旧臣戚辅,莫能逮之,无不服其明断慎密而归心焉。高祖亦深相仗信,亲敬弥甚,君臣之间,情义莫二。东宫既建,拜太子少傅。车驾南伐,加冲辅国大将军,统众翼从。自发都至于洛阳,霖雨不霁,仍诏六军发轸。高祖戎服执鞭御马而出,群臣启颡于马首之前。高祖曰:“长驱之谋,庙算已定,今大将军进,公等更欲何云?”冲进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有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高祖大怒曰:“方欲经营宇宙,一同区域,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仍策马出。车驾渡淮,别诏安南大将军元英、平南将军刘藻讨汉中,召雍泾岐三州兵六千人拟戍南郑,克城则遣。冲表谏曰:“秦州险厄,地接羌夷,自西师出后,饷援连续,加氐胡叛逆,所在奔命,运粮擐甲,迄兹未已。今复豫差戍卒,悬拟山外,虽加优复,恐犹惊骇,终攻不克,徒动民情,连胡结夷,事或难测。且昔人攻伐,或城降而不取;仁君用师,或抚民而遗地。且王者之举,情在拯民;夷寇所守,意在惜地。校之二义,德有浅深。惠声已远,何遽于一城哉?且魏境所掩,九州过八,民人所臣,十分而九。所未民者,惟漠北耳。宜待大开疆宇,广拔城聚,多积资粮,食足支敌,然后置邦树将,为吞并之举。今钟离、寿阳,密迩未拔;诸城、新野,跬步弗降。东道既未可以近力守,西蕃宁可以远兵固?若果欲置者,臣恐终以资敌也。又今建都土中,地接寇壤,方须大收死士,平荡江会。轻遣单寡弃令陷没恐后举之日众以留守致惧求其死效未易可获。推此而论,不戍为上。”高祖从之。冲机敏有巧思,勤志强力,孜孜无怠,旦理文簿,兼营匠制,几案盈积,剞劂在手,终不劳厌也。(选自《魏书·李冲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轻遣单寡/弃令陷没/恐后举之日/众以留守致惧/求其死效/未易可获B.轻遣单寡弃令/陷没/恐后举之日/众以留守致惧/求其死效/未易可获C.轻遣单寡/弃令陷没/恐后举之日/众以留守/致惧求其死效/未易可获D.轻遣单寡弃令/陷没/恐后举之日/众以留守/致惧求其死效/未易可获【解析】 “单寡”是“遣”的宾语,后面断开,排除B、D项;“以留守”是“致惧”的原因,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16 A.中书学,是北魏时的一个中央教育机构,相当于国立最高学府太学,其存在时间仅有几十年。B.公车,是最早出现的为去京应试的举人服务的皇家公车,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文中即用后一种解释。C.庙算,“庙”指旧时供祀先祖神位的屋舍,又指王宫的前殿。文中的“庙算”指的是朝廷对战事进行的谋划。D.经营,文中指规划营治,与《项羽本纪》中“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意思相同。【解析】 “文中即用后一种解释”错。文中句子是“公车征为秘书中散”,可见这里的“公车”指官署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李冲才学颇高。他掌管宫中文事很得宠爱,以致于礼仪法令的润色修改,都要咨询他,请他判定。B.李冲敢于直谏。高祖执意南征时,唯有李冲一人有所行动,以死直谏,指出高祖一己所愿的错误。C.李冲颇有远见。高祖准备派兵戍守南郑,他建议高祖当务之急是广收死士,先助朝廷平定江会。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D.李冲工作勤勉。他不仅负责整理文册,还要兼顾制定法令制度,几案上堆满文书,仍坚持雕琢辞句,不觉劳烦。【解析】 “唯有李冲一人有所行动”错。原文是“高祖大怒曰:‘方欲经营宇宙,一同区域,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由“卿等儒生”可知并非只有李冲一人劝谏。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旧臣戚辅,莫能逮之,无不服其明断慎密而归心焉。译文:__即使是老臣、外戚辅臣,没有人能比得上他,(这些臣子们)没有人不佩服他的英明果断、认真细致而信服的。__(2)东道既未可以近力守,西蕃宁可以远兵固?译文:__东部地区还没能用近处的军力防守,难道西蕃可以用远处的兵力固守吗?__【解析】 (1)得分点有:虽,即使;逮,及,比得上;归心,顺服。(2)得分点有:近力,近处的军力;宁,难道;可以,可以用,可以凭借。14.李冲上表谏言不宜戍守南郑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答:__①不可守:地势险峻,远离国土,接壤敌境。或:粮草援助跟不上。②不必守:王者美德在于抚民,不必急于得到一座城。③不能守:近城未克,远守助敌。__【解析】 16 “秦州险厄,地接羌夷,自西师出后,饷援连续,加氐胡叛逆,所在奔命,运粮擐甲,迄兹未已”,从地势上来看,地势险峻,远离国土,接壤敌境,粮草援助跟不上,不可守。“仁君用师,或抚民而遗地。且王者之举,情在拯民;夷寇所守,意在惜地。校之二义,德有浅深。惠声已远,何遽于一城哉?”王者美德在于抚民,不必急于得到一座城,不必守。“今钟离、寿阳,密迩未拔;诸城、新野,跬步弗降。东道既未可以近力守,西蕃宁可以远兵固?若果欲置者,臣恐终以资敌也”,近城未克,远守助敌,不能守。【参考译文】李冲,字思顺,陇西人。显祖献文帝拓跋弘末年,李冲做中书学生。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即帝位初年,按惯例升李冲为秘书中散,掌管宫中文书事务,因为他的行为严谨,作事机敏,逐渐受到宠信。等到朝廷商议礼仪律令,润饰辞意,改定字句,高祖总是与李冲一起商量。李冲竭尽忠诚侍奉圣上,知无不尽,出入勤勉,形于颜色;即使是老臣、外戚辅臣,没有人能比得上他,(这些臣子们)没有人不佩服他的英明果断、认真细致而信服的。魏高祖也更加深深地相信依靠他,更加亲近尊重他,君臣之间,情义无间。东宫建成之后,朝廷拜授他为太子少傅。皇帝车驾南征,加授李冲为辅国大将军,统领军马随从皇帝。自京城出发至于洛阳,阴雨连绵,天不开晴,皇帝仍诏六军出发。魏高祖一身戎装,手执马鞭,乘马而出,群臣在马上行君臣之礼。高祖说:“长驱南境的计划,在京时就已商议好,而今大军即将进发,你们都有什么话要说?”李冲上前说:“今天这个行动,天下之人都不情愿,只有陛下您一个人要这样做。为臣有请您回驾之意但一时无辞可说,惟以一死请陛下改变初衷。”16 魏高祖大怒说:“朕正要经营宇宙,统一海内,而你们这些儒生,却屡屡疑惑我的大计划,战事有它的常规,你们不要再多嘴!”打马出发。车驾渡淮河,另诏安南大将军元英、平南将军刘藻讨伐汉中,命令雍、泾、岐三州兵马六千人准备戍守南郑,一旦城池被攻下,立即派遣。李冲上表谏说:“秦州地理险厄,位置接近羌夷,自从征西部队出发之后,粮饷支援连续不断,加上氐、胡人叛逆朝廷,所在奔命,运粮拥甲,至今仍然如此。今又预遣守城士兵,孤单单派到山外,虽然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臣仍担心他们会害怕。假如最终攻不下南郑,那就会扰动民众,假如他们连结胡夷,事情结果就难以预测了。况且过去的人攻伐,或有城降而不获取;仁君用兵,或有抚慰其民而遗其地。而且王者的举措,情在拯救百姓;夷寇所守,意在爱惜土地。比较二者意旨,德行有其深浅。如果君主声誉远播,何止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且魏境所领,九州过八,所统臣民,十分有九。所未为我民者,只是漠北与江外而已。臣认为应待我魏大开疆宇、广拔城池,多积资粮,足以对付敌人,然后再行置邦树将,开始并吞之举。而今钟离、寿阳,近在眼前却未拔除;诸城、新野,一步之遥却未降归。东道既不能因近而力守,西蕃怎能因遥远而使兵固?如真要设置,为臣担心这最终是帮助了敌人。又加上现在在中原建都,地接敌寇疆城,正需大收勇士,平荡长江以南。而轻率派遣单寡兵力,攻守西方孤城,使其陷没敌手,臣担心以后采取行动之日,大家以留守为难,不愿前往,陛下您要求其将士效死朝廷,也就不易做到了。由此而论,不戍为上策。”高祖接纳了他的意见。李冲生性机敏,常有巧思,勤勉志刚,孜孜无怠,旦理公务,兼营建造,文案上堆满文牍,手中常拿刻刀,始终不觉劳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晚秋陪严郑公①摩诃池泛舟节杜甫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②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注】 ①严郑公:指杜甫好友严武,曾封郑国公,时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作此诗时,杜甫在其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有倦怠之意。②翡翠:鸟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首联入题,写泛舟之情状。“湍驶”写出了水流之急与船行速之快,故风大致酒醒。B.颈联写池中所见。船行之处,或见鸳鸯飞起,或见翡翠低翔,呈现一派怡人的景象。C.尾联意在表达诗人对白鹭的关爱,希望不会惊扰到它们,得以与之相伴,安宿清溪。D.整首诗起承转合,结构圆融,上下相应,对仗工稳,用笔极其讲究,足见杜律之精。【解析】 “意在表达诗人对白鹭的关爱,希望不会惊扰到它们,得以与之相伴,安宿清溪”错,理解过于浅白。尾联意在借白鹭言自身之清高闲雅,向严武表明乞归之志。16.本诗写晚秋之景语出皆奇,于起笔落笔间前后相承,彼此回应。请结合这一特点对颔联进行赏析。(6分)答:__①“落”回应“高”,拓展了空间;②“迷”回应“杂”,突出了时间变化而带来的景物特点。③“秋自落”承接上联之“风”(答“与下联之‘鸳鸯起’相呼应”,可酌情给分),写出动态之感,化秋的无形为有形;④“晚相迷”承接上联之“雾”,写出景物的朦胧之美。__【解析】 颔联是“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上句描写高城秋景,“秋自落”,描写秋叶纷飞,既照应了上联中的“风”,使得“秋”字做到了实处,写的具体可感又富有动态美,同时“落”字也照应了本句中的“高”,虽没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阔大境界,却也拓展了景物的空间,颇有杜甫之风;下句描写傍晚的秋景,“迷”是朦胧之意,城在水边,秋天的傍晚,暮色笼罩,薄雾升起,加上水汽,加之树“杂”,使得景物更具一种迷蒙朦胧之美;此句既照应了上联中的“雾”,“迷”字也照应了本句中的“杂”,突出了时间变化而带来的景物特点。(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6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__羽扇纶巾__,__谈笑间__,__樯橹灰飞烟灭__”。(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金戈铁马__,__气吞万里如虎__”。(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两句是“__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一般而言,楹联是镌刻在石、木、竹、金属等材料上或者悬挂、张贴在楹柱等建筑物件上的书法对联。“中华楹联这一艺术瑰宝从诞生之日起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谷向阳说【甲】“联语与书法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便不能成其为楹联。”楹联是中国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独有的形态,它集中了文学、书法艺术和公共展示文化于一体,具有多重学术研究意义。楹联书写在书体上可不受限制,楷草隶篆等各种书体,均可用来书写楹联。篆隶楹联如图1所示,篆书参入隶法,疏密有致,(  );而图2楹联用笔刚健用力,点画粗细对比明显,因势赋形,(  )。楷书楹联,明代书风以颜体为主,如图3,结字方整,(  );清代主要取法欧颜二体;晚清后,则以碑派风格为主,融合方圆,表现出楷书的中正之风,更适合彰显楹联的庙堂之气。行草楹联的抒情表现与率意之风相伴共生。行、草书不同于楷书的地方是强调了点画之间笔势的呼应与连贯,更注重随机性【乙】书写者的情绪、心态随笔运而迹化为点画的流动,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图4行书楹联以“二王”体系为主体,用笔自然流畅,笔势(  )。18.对【甲】【乙】两处填写的标点及其作用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甲】处应填逗号,在句中表示前后引语是一个人的话。B.【甲】处应填冒号,与后面引号连用,表示后面是直接引语。C.【乙】处应填破折号,在句中表示补充说明。D.【乙】处应填冒号,在句中表示引出解释。【解析】 16 B项,冒号使用错误,“某某说”用在引语中间,它前后的引语是同一个人的话,后面要用逗号。C项,作用解说错误,后文不是“补充说明内容”,而是解释说明内容。D项,冒号使用不当,此处冒号不能管到句末。19.下列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圆润古朴 浓淡相宜 跌宕起伏 丰茂稳健B.浓淡相宜 圆润古朴 跌宕起伏 丰茂稳健C.圆润古朴 浓淡相宜 丰茂稳健 跌宕起伏D.浓淡相宜 圆润古朴 丰茂稳健 跌宕起伏【解析】 第一处为篆隶书法作品,“圆润”为篆隶书法特点,且篆文书法时代久远,故选“古朴”;排除B、D项。第二处为隶书书法作品,有“点画粗细、对比明显、用墨浓淡不一”等特点;故选“浓淡相宜”。第三处为颜体楷书作品,厚实舒展;故选“丰茂稳健”。第四处为行书书法作品,笔势变化不一,故选“跌宕起伏”。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答:__楹联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独有(或“独一无二”)的形态,它集(或“融”)文学、书法艺术和公共展示文化于一体,具有多重学术研究意义。__【解析】 画线句语病有二:一为语意重复,“独一无二的独有的”重复,任删其一。二为结构混乱,“集中了……于一体”句式杂糅,应改为“集……于一体”。(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长征行军途中,红军将士常常以苦为乐。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红军。__①__,是因为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相信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长征的胜利,保存了革命的精华,并以其不怕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向全中国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成为一篇中国革命的“宣言书”。长征在全国扩大了红军的影响,把革命真理宣传到沿途广大地区。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三个方面军共走了14个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传,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团结抗日。__②__,还撒播下革命的种子。长征途径之地,红军放手发动群众,群众革命热情汹涌澎湃。军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长征精神,是坚强堡垒,是有力支撑。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__③__,使之成为鼓励广大人民投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实践的不竭精神动力。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5个字。(6分)答:__①红军将士之所以能保持这种精神__②红军长征沿途不仅宣传革命真理__③我们应大力弘扬长征精神。__16 【解析】 第一空,前面提到“长征行军途中,红军将士常常以苦为乐。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直鼓舞着红军”,后面说“是因为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相信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填的句子应当是两者之间的衔接句,可以用“之所以”与后句的“是因为”呼应,可以写“红军将士之所以能保持这种精神”;第二空,前面写“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三个方面军共走了14个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传,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团结抗日”,后面写“还撒播下革命的种子”,为了与“还”呼应,前面应该有“不仅”,然后概括前句的意思,可以写“红军长征沿途不仅宣传革命真理”;第三空,前面写“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后面应该写“我们”该做些什么,再联系后面“使之成为鼓励广大人民……不竭精神动力”,说明要填的句子应当与长征精神有关,可以写“我们应大力弘扬长征精神”。22.请用三个判断句概括第二段中关于长征的意义。每句不超过10个字。(5分)答:__①长征是宣言书。②长征是宣传队。③长征是播种机。__【解析】 题干要求用三个判断句概括第二段中关于长征的意义。还有字数限制。判断句表达应是“……是……”。结合第二段中“……成为一篇中国革命的‘宣言书’”,可概括为“长征是宣言书”;结合“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三个方面军共走了14个省,并向沿途各省的人民宣传,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真正解放的道路,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团结抗日”,可概括出“长征是宣传队”;结合“……还撒播下革命的种子”,可概括出“长征是播种机”。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小米掌门人雷军在一次交流中说:“有机会一定要试一试。创业,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试错是尝试与反思的结合,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一种基本方法。试错的过程也是“找对”的过程。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的关键词是“试错”,本题需要围绕“试错”进行探讨,考查学生思辨能力。“试错”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在没有现成经验参考、对结果无法准确预测的情况下,主动做出的一种选择。“试错”意味着有很大的概率会“出错”“犯错”,因而行动过程中的反馈和综合很重要。不断“试错”是为了趋于理想的目标和结果,所以“试错”不能简单等同于“尝试”或“实践”,也不重在讨论如何面对错误或错过。试错是尝试和反思的结合,是勇气、创新和理性的体现。可以展开的写作思路有:①试错的目的、条件、作用等;②试错要有所规避,试错也要权衡成本;③对合理的试错要予以鼓励和包容;④试错之后,必有收获;⑤16 宁愿试错,不愿错过。写作时要结合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写出广度和深度来。【学生范文】守得“试错”见月明大多数人都会在追求成功而不断出错的道路上半途而废。然而,最后往往只有那些不断试错的人才会守得云开见月明,错过的人必然无功而返。守得“试错”见月明,成功通常蕴藏于“错误”之中。小米掌门人雷军曾说:“创业,其实试错的成本并不高,而错过的成本非常高。”人生亦如此,敢于尝试并接受失败的人,也是离“对”和成功最近的人。美国著名影星史泰龙便是一个例子。出生就有身体缺陷的他成年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朋友的鼓励下,他迈向演艺的道路,并一次次地敲开全美演艺公司的大门。在经历无数次拒绝后,他欣然接受所有的试错,然后再一次付诸行动。试错的路途虽然艰辛,但总会换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史泰龙最终被接受,开始他的演艺生涯。纵使试错的过程会激起放弃的念头,也决不能放弃,因为放弃可能就意味着错过,错过就难以获得第二次机会。史泰龙说过:“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充满挫折,唯有坚持到底的人才配拥有星光璀璨。”没有经历上千次的试错哪有现在如日中天的中国航天工程?没有数以万计的尝试何来华为5G通信技术的重大突破并引领世界潮流?没有科研人员的不断试错哪有新冠疫苗的诞生?一切试错的背后都蕴藏着汗水与艰辛,一切成功的背后都是永无止境的尝试与失败。试错是尝试与反思的结合,是探索成功的必经之路。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成就光鲜亮丽的另一面都是试错的时间与精力的耗费。错过并不是试错。试错意味着下一次尝试,而错过却意味着穷途末路。错过的成本非常高,因为它意味着几乎无法与成功接轨,也没有了下一次机会。所以,我们不能因试错的疲惫而灰心丧气,也不能因成功道路的曲折而中途放弃。试错的过程就是“找对”的过程,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果实,避免走向歧途。试错是低成本高收入的回报,虽然前途渺茫,但也不能放弃希望。守得“试错”见月明。不断尝试,不断反思,最后会换来意想不到的成功。点评:审题准确,中心明确。文章从所供材料的主旨切入,紧紧围绕“试错与成功”这一话题展开议论,标题“守得‘试错’见明月”就是作文主题,一方面表明自己勇于“试错”的决心和信念,另一方面凸显试错的意义和结果。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开头提出问题,即勇于试错、不停试错往往会取得成功;然后分析问题,以小米掌门人雷军名言和美国著名影星史泰龙为例,事理结合,展开论述;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全文充分阐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具体内容,整体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论证步步深入,较好地阐释了主题。16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名篇名句默写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期末素质升级检测(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