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qqbaobao网)
我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 单元测试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12-249.99元 12页 180.59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版权声明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qqbaobao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开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微宗废除C.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D.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2.表2清中期以前苏州地区重要经济指标统计表(部分)糙米价格(每石)棉布价格(每匹)踹匠工资(每匹)1665年约400文约30文11文1724年约1000文约30—35文约11文18世纪末约1500文约100—200文约14文(注:踹匠是踹布手工业工人,强壮者每天可踹布5匹;苏州当时有踹匠约2万人。)据表2可推知,清代中期苏州地区(  )A.人口膨胀影响劳动力价格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C.传统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败D.通货膨胀破坏城市繁荣3.考古学家发现,古希腊的早期建筑多为城堡与宫殿;后随着城邦兴起,市政广场、露天剧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逐渐增多。这一变化反映了古希腊(  )A.重视建筑的实用性B.民主政治高度成熟C.公民意识不断增强D.城市经济日趋繁荣4.唐初规定:州县官市之外的交易场所均不合法。但因各地商人、城内居民所需生产和生活用品均需草市供应,因而官府对草市长期采取放任自流态度。唐末,不少地方官吏开始在草市设镇,设置官丁,并设场征税。这表明(  )A.商业发展推动政府调整了抑商政策B.草市自身功能推动其官市化市镇化第12页共12页,C.唐中央政府实质认可了草市合法性D.中央集权程度决定商业规则执行力5.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6.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由此说明(  )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7.秦汉两代朝廷非常重视道路的建设。秦兼并六国之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西汉武帝时,在秦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通向西南、西域、夜郎等地的交通道路;东汉的都城洛阳则是“处于中土,平夷洞达,万方幅凑”的交通枢钮。这些成就的取得(  )A.保证了秦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说明交通是秦汉地方治理的核心C.得益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D.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8.下表是德意志地区铁路里程发展状况表,据此可知德国铁路的发展(  )德国铁路里程(1850~1869)年份铁路里程(公里)年份铁路里程(公里)年份铁路里程(公里)185018511852185318541855185658566143660571477571782686131857185818591860186118621863899196501059311089114971204812651186418651866186718681869131141390014787156791631617215第12页共12页,A.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发展最快B.有助于德意志境内统一市场的形成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D.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9.1922年上海的公共汽车公司在报纸上打出这样的营业广告。“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有利于农工商学各界”。这则广告(  )A.旨在引导民众正确看待西方文明B.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C.说明新式交通已为广大人民所接受D.体现出了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10.马相伯是鸦片战争发生那年出生的,十二年后进入上海徐汇公学。有一天,他被带往黄浦江上的英国军舰内参观,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英国的船也旧,炮也差,与镇江的江防大炮相比,毫无差别。以下是对这段表述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是(  )A.可能是真实的。因为远道而来的英国炮舰主要还是工业革命前的桅帆船B.可能是真实的。因为“英国的船坚炮利”可能是清廷遮掩战事失败的一种借口C.可能不真实。因为工业革命中,富尔顿已经造出了汽船,并大规模地用于实战D.可能不真实。因为鸦片战争的结果可以说明双方军事实力的差异11.下图是东西方两幅航海的地图,以下说法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郑和船队航海示意图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A.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其历史活动的政治经济目的基本相同C.呈现的都是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D.都引发和促成了东西方的社会转型12.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医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B.中医对发现阿司匹林具有重要启发作用C.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D.第12页共12页,近代医学重视通过定性研究而深入本质13.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下列中医药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①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②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著成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③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总结前代经验,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唐本草》④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成中药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14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的鼠疫至少造成欧洲2500万人死亡,包括很多神父也染病死亡。受疫情影响,人们把目光转向了享乐;劳动力市场得以解放,城乡流动变大;科学技术取得进步;卫生观念得到更新。由此可见,这场疫情(  )A.证明了神学理论的荒诞B.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C.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D.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兴起15.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四、五、六单元过关题第12页共12页,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二、非选择题(共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代中西方的理念有颇多差异。中国古代的城市并不是围绕广场教堂或者从圆心編射出来的。古代中国人对神灵态度暖昧,更拒斥古希腊、罗马广场式的民意体现,因此,占据中国古代城市中心的,并不是宗教道场或广场,而是权力的殿堂。西方城市在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公共空间增长,同样在古代中国举步维艰。古代中国统治者迷恋城墙——无论是为一座城市选址,还是分割其内部格局,首要考虑的往往不是宜居,而是如何凸显统治的权威,对外可以应对军事冲击,对内便于社会管理,城内是被各种复杂关系捆缚的礼教世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取中外历史信息,围绕“城市与历史”拟定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中外相关、论题合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16分)17.(23分)自古以来,交通事业的发展关乎社会进步、国运兴衰甚至世界文明演进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12页共12页,秦汉时期政治上的统一为水陆交通的发达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所以当时的水陆交通比春秋战国时期要发达得多。驰道是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网的主干,可通向全国主要城市。驰道于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开始修建、早期的驰道以秦的都城咸阳为中心,延伸到全国各地,其分布区域是:“东穷燕、齐(今河北省、山东省广大地区),南极吴、楚(今江苏省、安徽省和湖北省)”,“西至临洮、羌中(今甘肃省、青海省一带),北据河为塞”,并沿阴山至辽东(今辽宁省辽阳县北)。——张传玺、楼宇烈等《中华文明史》材料二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求,这种运输工具可以大批运送煤和矿石。这引起了运河开凿热,使英国到1830年时拥有2500英里长的运河。与运河时代相提并论的是伟大的筑路时代。1750年以后,一批筑路工程师——约翰·梅特卡夫、托马斯·特尔福德和约翰·麦克亚当——发明了修筑铺有硬质路面、能全年承受交通的道路的技术。乘坐四轮大马车行进的速度从每小时4英里增至6英里、8英里甚至10英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880年末,刘铭传请修铁路: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旅行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图之。李鸿章本同此心,倾力相助:“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更多的人是“群相哗骇”,指“铁路之说,刘铭传倡于前,李鸿章和于后”,是“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外夷以谋利为主,中国以养民为主,所以,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在义与利的对立之中显示农业社会对工业社会的排斥。而朝野之上下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是因为铁路而致“山川之神不宁,即旱涝之灾易召”,这种观念虽然不可论证,却比能够论证的东西更合乎社会心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交通建设产生的历史影响。(10分)第12页共12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运河航运和公路运输获得发展的条件,并说明工业革命中轮船、火车、铁路等交通成就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7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早期铁路事业步履艰难的原因。(6分)18.【疫病流行与政府防治】(16分)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瘟疫频发的时期,也是各级官府和社会力量积极治疗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宋代朝廷在防治瘟疫过程中,采取的举措主要以翰林医官院(局)或太医局“派医诊治,施散药物”为主,其中官修医学方书的编篡与推产,官府药局药品的生产与应用,新药研制和免费赐药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在一定范国内对控制瘟疫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政府对瘟疫防治的重视又促进了官、私医书的产生,出现了许多有效的防治瘟疫的方剂。另一方面针对疫病的传染,采取了建立病房、隔离病人和掩埋尸体等措施。经济上的救助与政治上的管理也对瘟疫防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摘编自韩毅《宋代瘟疫防治及其特点》材料二第12页共12页,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基于根据地严重的疾疫流行状况,从抗战初期开始,晋察冀边区政府领导广大卫生工作人员从“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目的出发,积极开展各种卫生防疫工作。其措施主要有:建立各级卫生组织,如从1937年11月到1944年初,边区各地逐渐建立各级卫生行政机构,配备卫生专业人员,并由部队协助培训;颁布卫生防疫法规,到1942年1月,晋察冀根据地已经建立了包括报告制度、会诊制度、服药制度等较为完整的卫生行政制度,以及较为严格的各季卫生条规、条令等;开展基本卫生常识宣传和教育;实施各种卫生防疫办法,包括组建各种医疗组和卫生防疫队(组)、创办药厂、组织中医下乡为群众治病;开展广泛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如1944年太行区行唐县开展除害虫、害鸟、害兽运动。这一时期,虽然因日寇频繁扫荡、灾荒和其他因素影响,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还未形成完整的防疫体系,但根据地积极的卫生防疫举措有力保障了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巩固了根据地的社会稳定——摘編自李洪河《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疾疫应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防治瘟疫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晋察冀边区政府卫生防疫的作用及得到的启示。(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CBDDCBBC题号1112131415答案CCBBB1.【答案】D【解析】古代中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没有放弃过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坊市制度实则在北宋前期就已经名存实亡,而宋微宗不过是以“侵街房廊钱”形式承认合法性而已,故B项错误;商业发展是北宋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表现,并不会影响街衢正常交通,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管理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2.【答案】A【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18世纪末,棉布价格上涨较之前幅度较大,但踹匠工资增长幅度却很小,这是因为人口的膨胀,踹匠竞争力大,影响了踹匠的价格,故选A项;表格内容体现了人口膨胀影响劳动力价格,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由表格可知,传统手工业价格幅度在增长,并非走向衰败,排除C项;清中期苏州城市比较繁荣,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古希腊的早期建筑多为城堡与宫殿;后随着城邦兴起,市政广场、露天剧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逐渐增多”可知此时这些公共空间的增强,可以促进公民之间的平等,这些公共空间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增强城邦公民认同感,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故选C项;公共建筑和城堡与宫殿都具有实用性,并非变化的本质,排除A项;雅典的民主政治高度成熟,并非“古希腊”,排除B项;这些公共空间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与城市经济无关,排除D项。4.【答案】B【解析】据材料“唐初规定:州县官市之外的交易场所均不合法……生产和生活用品均需草市供应,因而官府对草市长期采取放任自流态度。唐末,不少地方官吏开始在草市设镇”说明草市的功能推动其官市化市镇化,故选B项;材料“对草市长期采取放任自流”说明是对草市的政策不是全部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不少地方官吏开始在草市设镇”说明是地方政府不是中央政府,排除C项;材料“因各地商人、城内居民所需生产和生活用品均需草市供应,因而……”说明是草市功能决定不是中央集权,排除D项。5.【答案】D【解析】20世纪初,武汉三镇尤其汉口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工商业繁荣,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了条件,故选D项;“其盛不亚于上海”并没有超过的意思,排除A项;“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指的是长江沿岸,并不是全国,不能得出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的结论,排除B项;20世纪初,长江沿岸没有重新布局工业,排除C项。6.【答案】D【解析】第12页共12页,材料主要涉及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不能说明资本自由流动的起点为工业化,故A项错误;材料陈述的是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现象,与基本准则无关,故B项错误;“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均体现了工业化在推进全球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7.【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所给内容,学生能够看出秦汉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共性,即交通成网,都城为中心。能够进行如此庞大的交通目的在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需要,故选C项;保证秦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B项夸大了交通建设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交通建设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无法确保,排除D项。8.【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1850~1869年德国铁路里程得到了快速发展,交通便利推动了德意志统一市场的形成,故选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且材料中没有德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信息,不能得出“最快”的结论,排除A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期,排除D项。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可知该广告夸大了西方交通工具的作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要求事业速成,必须交通便利,要求事业速成,必须时间经济,请看欧美列强由人力车而马车,由马车而脚踏车而汽车、电车,愈来愈省时间”得出该广告认为新式交通有助于提高效率,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可知新式交通尚未被广大人民接受,因而打出营业广告,故C项错误;由交通广告得出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10.【答案】C【解析】1838年,完全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天狼星号”和“大西方号”胜利地横渡大西洋,完全证明了汽船用于海上远航的安全可靠性。自此之后,风帆就彻底从船上降下来。?大规模用于实战,应该还不大可能,故正确答案为C。11.【答案】C【解析】通过题干表格内容可知,该题目是将“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国规模最大、船只最多、历时时间最长的一次海上航行,而新航路的开辟是近代西方国家为寻找新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而进行的数次远洋探险,二者都是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属于朝贡贸易范畴,而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于宣扬国威,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是殖民扩张与掠夺,二者的目的不一致,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效果,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且后来的提存和改进,都不是中医做出的贡献,故A项错误;合成阿司匹林是欧洲科学家的功劳,与中医无关,故B项错误;中医只是认识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但认识止于此而缺乏更深入的探究分析,说明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故C项正确;“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可见近代医学重视通过理论研究而深入本质,故D项错误。13.【答案】B【解析】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秦汉时期大量的医家经验,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理论著作,故①正确;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故②正确;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总结前代经验,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药典,故③错误;明朝李时珍总结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著成《本草纲目》,这部著作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14.【答案】B【解析】第12页共12页,受这次鼠疫影响,“人们把目光转向了享乐;劳动力市场得以解放,城乡流动变大;科学技术取得进步;卫生观念得到更新”即鼠疫使当时欧洲的经济、科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故选B项;科学理论可以证明神学理论的缺陷所在,而非鼠疫本身,排除A项;牛顿力学理论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与鼠疫无关,排除C项;鼠疫肆虐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享乐,倡导理性主义的是启蒙运动,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民众对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认同,这从侧面反映出新中国获得了民众的政治认同,故选B项;材料表明民众对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认同,没有涉及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表明民众对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认同,没有涉及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排除C项;建国初期,卫生防疫体系开始建立,但没有全面建立,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6.【答案】示例1:论题:城市的特点反映了不同政治文明的差异。2论述:古代中国的城市以权力为中心,凸显统治权威,主要是受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应对军事冲击和便于社会管理的目的。古代西方的城市以教堂和民意为中心,比较重视公共空间,体现了宜居的特点,反映了古代西方受到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的影响。因此城市建筑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政治文明的差异。(12)总结:2示例2:论题:不同文明的历史发展会在的城市的特点上反映出来。2论述:古代中国以统治者为中心,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并依靠封建礼教来进行思想上的控制,因此古代中国的城市以权力为中心,等级森严。古代西方宗教蓬勃发展,希腊地区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的影响深远,同时也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以人为本。因此古代西方的城市以教堂和民意为中心,比较重视公共空间,体现了宜居的特点。城市的差异性主要受文化的差异性的影响。(12)总结2【解析】材料从古代中、西方的城市建筑理念上进行了几方面的比较。论题围绕“城市与历史”,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古代中、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等方面进行比较即可。如据材料“占据中国古代城市中心的,并不是宗教道场或广场,而是权力的殿堂”“而是如何凸显统治的权威,对外可以应对军事冲击,对内便于社会管理,城内是被各种复杂关系捆缚的礼教世界”可得政治上,古代中国的城市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以权力为中心,凸显统治权威,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应对军事冲击和便于社会管理的目的;据材料“中国古代的城市并不是国绕广场教堂或者从圆心編射出来的。古代中国人对神灵态度暖昧,更拒斥古希腊、罗马广场式的民意体现”“西方城市在文艺复兴后出现的公共空间增长”“古代中国首要考虑的往往不是宜居”可知,古代西方的城市以教堂和民意为中心,比较重视公共空间,体现了宜居的特点,反映了古代西方受到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因此城市建筑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政治文明的差异。17.【答案】(1)影响:形成了通向全国主要城市的干线道路网;巩固了秦汉“大一统”局面;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商业贸易和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后世水陆交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10分,一点2分满分)(2)条件: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纺织、采矿、冶金等等其它行业的推动;代议制确立,政治安定;发明家自身的的努力;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4分,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满分)第12页共12页,如何推动: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本的流动;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各地之间联系更加密切,沟通交流更加便捷。(3分,答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满分)(3)原因:统治腐朽;经济实力不足;帝国主义觊觎中国路权;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人才;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小农经济根深蒂固);思想观念封闭落后(修铁路会破坏风水,损伤地脉等)。(6分,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满分)【解析】(1)据材料一“驰道是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网的主干,可通向全国主要城市”结合所学得出形成了通向全国主要城市的干线道路网;结合所学从巩固一统、促进民族交融、推动经济发展、为后世交通奠定基础等角度入手。(2)第一小问条件,据材料二“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求,这种运输工具可以大批运送煤和矿石”结合所学得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纺织、采矿、冶金等等其它行业的推动;据材料结合所学再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科学家自身努力、近代科技发展等角度入手。第二小问如何推动,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轮船、火车、铁路等交通的发展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本的流动;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各地之间联系更加密切,沟通交流更加便捷。(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政治上统治腐朽,经济上经济实力不足,人才上缺乏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人才,再加上外有帝国主义觊觎中国路权等角度入手;据材料“外夷以谋利为主,中国以养民为主,所以,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在义与利的对立之中显示农业社会对工业社会的排斥”结合所学得出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小农经济根深蒂固);据材料“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而朝野之上下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是因为铁路而致‘山川之神不宁,即旱涝之灾易召’”结合所学得出思想观念封闭落后(修铁路会破坏风水,损伤地脉等)。18.【答案】(14分)【答案及评分标准】(1)特点:官府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应对疫情;赈济措施与政治管理交相呼应;突出政府在瘟疫防治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医学知识在瘟疫防治中的应用;重视防疫方法的创新与运用。(1点2分,4点8分)(2)作用:转变了民众的卫生观念与生活习惯;有利于根据地的社会稳定;提升了边区政府组织卫生防疫的能力;增进了民众对边区政府的政治认同,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任意1点2分,任意2点4分,任意3点6分,言之有理即可)启示:政府重视并主导;科学决策;健全机制;凝聚民力;重视中医中药的传承与创新。(任意1点2分)【解析】(1)据材料一“也是各级官府和社会力量积极治疗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时期”,可知宋代瘟疫的治疗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结果;据材料一“经济上的救助与政治上的管理也对瘟疫防治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说明宋代瘟疫防治是经济救济与政治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据材料一“宋代朝廷在防治瘟疫过程中……其中官修医学方书的编篡与推产,官府药局药品的生产与应用……”“中央政府对瘟疫防治的重视又促进了官、私医书的产生”说明宋代瘟疫的防治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而且政府非常重视医学知识在防治中的作用;据材料一“出现了许多有效的防治瘟疫的方剂”“另一方面针对疫病的传染,采取了建立病房、隔离病人和掩埋尸体等措施”说明政府防疫过程中也注重多种防疫方式的创新和运用。第12页共12页,(2)据材料二“晋察冀根据地基于根据地严重的疾疫流行状况”“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战争胜利”,可知边区政府的防疫工作对提高边区的卫生防疫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进而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创造有利条件;据材料二“但根据地积极的卫生防疫举措有力保障了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巩固了根据地的社会稳定”说明边区的卫生防疫工作有利于维护根据地地区的稳定,提高当地的卫生医疗水平,有力保障民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进而增强边区民众对政府的认同;结合材料二,从宋代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医疗卫生建设,可知政府在卫生防疫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卫生防疫建设需要从科学决策、医学知识、物质配套到民众参与相结合,形成相对完整的社会机制,进而通过医疗卫生建设使民众对政权实现高度认同,促进民族凝聚力的不断增强。第12页共12页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