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qqbaobao网)
我的位置:
【通用版】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 主要考点详解(实用,必备!).docx
2021-12-119.99元 109页 386.64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版权声明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qqbaobao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开
【通用版】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近现代史(政治、经济、文化)主要考点详解近代西方政治【概述】(1)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2)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充分体现,创造了辉煌的希腊文明。(3)古代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是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的结果;而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则是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和统治地区民族众多、经济发展的结果。(4)罗马法蕴含的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及自然法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5)在英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组阁,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共进退。(6)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掌握实权,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创新的开始。(7)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美国联邦制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两党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8)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确立了两大制度,即联邦制和共和制,是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前者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而后者则以三权分立为指导思想,划分各权力主体的职权及相互制约关系。(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都有很大权力,且又相互制约。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10)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浓厚的封建专制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11)《共产党宣言》的问世,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2)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13)俄国十月革命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同时也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考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公民政治指的是以公民为主体的政治生活方式。在古代雅典,公民政治观念以公民积极参政为核心,认为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主张全体公民的政治地位平等,并且应当直接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公民政治。第109页共109页,精英政治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主张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其认为在一个国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掌握政权,被统治阶级绝大多数是群众,即让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一、形成条件1.地理条件:多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的交流。2.经济条件: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达。3.政治条件:城邦政体。(1)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2)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4.外部条件:亚非文明的影响。5.思想条件: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为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6.主观条件:雅典平民的斗争和仁人志士的改革创新。二、确立过程改革措施影响梭伦改革(1)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分成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权利越大;(2)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3)废除债奴制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1)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3)实行“陶片放逐法”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改革(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2)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扩大;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3)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三、历史评价1.进步性第109页共109页,(1)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修正错误;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2.局限性(1)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考点】城邦制度、公民与民主制的联系【案】雅典民主实质在古代雅典,民主的最初表现形式就是直接民主制,其最大的特点是“主权在民”。从梭伦改革到克利斯提尼改革再到伯利克里改革,都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从制度和物质等方面以保障其民主制的实施,这也铸就了雅典民主的辉煌。但随着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雅典民主的矛盾日益显现,主要表现为民主内容的过于广泛性以及民主主体的狭隘性,主要问题是“反复无常”“效率低下”和“智力不高”等。雅典民主最终由于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而覆灭。【案】维持直接民主的条件①最佳的公民规模(空间维度)。②公民参与政治的激情(时间维度)。③公民群体(政治共同体)的内聚性。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特点【典型史料】 有由全体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职官的任用制度;又有全体挨次进行统治,也挨次而被统治的安排;又有抽签参加政治机构……一切职司各人都不得连任……一切职司的任期都是短暂的。——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典型史料】 (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③。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乔·萨托利《民主新论》【案】 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权力制约;直接民主;少数服从多数。原因: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贵族制的传统;自然和地理环境;工商业经济发达。【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1)民主制度不断发展、完善: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从原始社会部落民主制继承发展而来的,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并未形成真正的奴隶制民主制;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民主范围不断扩大:由血缘世袭到以财产、地域为主;由财产等级限制到逐步取消;由贵族共和到公民广泛参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3)民主制度的形式不断创新: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制;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的尝试。第109页共109页,(4)少数人的民主:以城邦制为基础,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只属于雅典少数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则不享有民主权利。【考点】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原则(1)公民平等①雅典的立法、选举和最高决策都在公民大会,而且大部分的官职是通过抽签而不是选举产生的,只有少数需要专门技能的官职(如十将军)除外。②无论公民的财富或者社会地位差别有多大,就是说无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还是大字不识的农民,都有均等的担任官职的机会。只要被抽中,任期都是一年,大家轮流执政,这就把公民的平等推到了极致。(2)集体决策任何一个机构或者一个职位都是集体的决策。雅典的官职通常不是一个人,而是由十个人来担任。这种制度对集体决策的强调达到了极致,同时对个人的决策,始终保持着防范和警惕。(3)个人的利益从属于共同体利益个人的权利必须建立在对共同体利益不构成威胁的前提之下。如果城邦共同体认为某一个人对集体利益构成了威胁,那么就会毫不犹豫地剥夺这个人的权利,以致处罚他。在雅典,自由和民主不是同等重要的。可以说民主是第一位的,自由是第二位的。一旦个人自由与共同体的利益,也就是民主发生冲突,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压制。【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机构及运作方式机构产生方式或资格主要职责性质或地位公民大会全体公民参加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抽签产生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监督官员执行大会决议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陪审法庭抽签产生负责各种诉讼日常司法机关【考点】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典型史料】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利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②,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典型史料】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雅典的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倪学勇《雅典民主制的多元解读》第109页共109页,【案】①从民主的范围看,雅典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上,妇女和外邦人没有资格得到公民权利。②从民主的性质看,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③从参政方式上看,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意味着素养不同的公民享有相同的国家管理权,这样的极端民主化很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考点】雅典民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1.进步性(1)民主的创举:提供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民主运作的新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2)多数人参政: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3)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调动了雅典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雅典的管理水平,推动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使古代希腊在文化领域取得众多辉煌成就。2.局限性(1)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2)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3)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4)民主后果的危害性: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隐患,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最终造成了雅典城邦的衰落。程序性民主不能保证实质性民主。【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轮番而治现代选举制的起源人民主权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五百人议事会规定的任期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任期制的渊源五百人议事会按公民人数分配名额比例代表制的开始公民大会中的辩论行为近代西方议会制的雏形【考点】对西方文明、民主的辩证认识(1)古代西方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发生于不同的文明圈内,其时间、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文化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不同的因素造就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各具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他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各自文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各自有其优势,各自有其弊端,简单的判断古代西方政治文明优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显然是错误的。第109页共109页,(2)民主由一种理念变成现实,实际上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既有经济的作用,也有政治和文化的保证;既有现实的渴求,也有历史传统的制约,并不是将西方的理念拿来就可以在中国变成现实的。(3)虽然雅典民主制度有不少其他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弊端和局限性,我们应以史为鉴,最大限度的发挥民主制度的积极作用,消除其不良影响。【考点】罗马法一、发展历程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习惯法:罗马早期的法律,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为保护贵族特权提供方便。(2)成文法:以公元前449年《十二铜表法》为标志,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公民法:适用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十二铜表法》。-共和国(2)万民法:3世纪的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帝国3.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1)零散:皇帝重视立法,掌握法政大权;法学家编纂法典,进行法律解释。(2)体系: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将历代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二、罗马法的内容与实质及其所蕴含的精神1.内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渗透着“自然法”思想。2.实质:维护奴隶主利益。3.蕴含的精神自然法精神不断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强调法律的制定要体现公平和正义,而非体现立法者的意志私法精神保护私有财产理性精神注重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分类、法律的推理和方法的研究、法典化倾向,重视法学家的作用三、历史影响1.对罗马: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帝国的统治。2.对后世: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案】《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但古罗马并没有废除习惯法。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是因为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案】万民法的主要内容第109页共109页,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其内容主要是调整财产关系,特别是有关所有权和契约关系的规范。它除了包含罗马法原有的部分规范外,还吸收了与罗马有贸易关系的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法律规范。【考点】自然法自然法观念是指导罗马法的基本思想,也是罗马法有别于其他法律的重要特征。自然法不是实在的或具体的法律,而是一种带有理想和规范色彩的正义论与价值观,其基本的原则是自然、理性、自由、平等和正义。这种自然平等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自然法是罗马法学的最光辉之处,奠定了罗马法的永恒价值。【考点】罗马法形成的条件(1)政治条件:罗马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制传统的确立,以及罗马在对外扩张中对罗马法的强有力地推行。(2)社会条件:平民、自由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3)经济条件: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4)思想条件:古罗马人崇尚“自然法则”思想(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5)文化因素: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等法律成果。(6)技术因素:罗马法的立法形式灵活多样,技术发达,重视法学家的作用。【考点】罗马法的特征地位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形式体现出为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内容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作用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局限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考点】罗马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罗马法时代,是奴隶制社会,不会存在人人平等。但是对于民事活动中当事人的地位,主张平等原则。该原则发展成后来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人制度罗马法没有法人名词,但是设立了法人制度,对法人分为社团和财团,并对法人的权利、义务做了比较系统的规定一夫一妻与现在内涵不一样,但是至少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名词,成为后人战斗的武器第109页共109页,物权法定罗马法强调物权的范围和种类都由法律规定。所有权为自然权,为核心权利。后来该原则发展成“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继承原则实行遗嘱至上原则;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尊重当事人的意愿【考点】罗马法的历史遗存罗马法对今天的影响陪审制度仍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保护人制度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几乎都源于罗马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的思想提倡自由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近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渊源“不告不理”审判原则资产阶级对此继承和发展,以立法的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考点】罗马法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启示(1)表现在二者在价值精神层面的契合,罗马法的自由、公平、正义等精神,也是中国法制建设强调追求的价值;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在借鉴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将罗马法特有的精神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效地结合起来。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对于罗马法不仅借鉴其制度层面,更有其精神上的诉求。(2)任何国家的法制现代化都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都具有本国的特色。我们要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完善立法,树立法律权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权力制约;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新理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现代化的独特之路。【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前提: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发展过程(1)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此后建立共和国。(2)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二、过程1.开始形成: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1)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2)意义: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2.最终确立:责任制内阁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1)开始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第109页共109页,(2)成员组成: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3)运行机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多数党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被任命为首相;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4)主要影响:国王真正“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3.逐步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2)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三、意义:巩固了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也为后世提供了一种新的政体模式。,【案】宗教因素不容忽视。斯图亚特王朝实行宗教专制,要求“纯洁”国教会的“清教徒”受到的迫害更加严重。【考点】《权利法案》最重要的作用是限制了王权,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正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新型国家。【案】多元一体: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者的混合体。【考点】责任制内阁含义:一是集体负责,即在大政方针问题上,内阁对外是一个整体,阁员与首相共进退;二是内阁对议会负责,其主要表现就是,一旦内阁失去议会的多数支持,就应集体辞职。【考点】光荣革命的历史地位(1)反封建:光荣革命是英国长达几十年的国王与议会斗争的最终解决方式,消灭了“专制王权”,为和谐政局的形成铺平了道路。(2)法治建设:光荣革命也是一场法治革命,为英国现代国家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障。(3)宗教革命:光荣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新教彻底战胜天主教的宗教革命。(4)妥协与渐进:光荣革命实现了两种对立因素相互兼容的历史运行模式。确定了英国开始走一条和平、渐进的发展道路,奠定了英国和平变革模式的历史基础,促使英国政局长期和谐稳定发展。【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典型史料】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时间文件成果1215年《大宪章》贵族与教会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1628年《权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1641年《三年法案》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1679年《人身保护法》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第109页共109页,1689年《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1701年《王位继承法》议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典型史料】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考点】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①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的特点。②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性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③创新性:内阁本是国王召集的咨询机构,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分减弱,内阁逐渐独立行事,于是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责任制内阁。(2)趋势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②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考点】“妥协”在英国政治中的作用(1)渐进—妥协是英国政治发展最典型的模式之一。1215年的《大宪章》、1258年的《牛津条例》和1688年的“光荣革命”,都可被视为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妥协。(2)英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发展常常是借助政治妥协得以实现的。斗争与妥协使英国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议会从一个权力较小的封建等级会议,转变为国家的权力中心,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3)妥协是现代民主制度内生的一种常见现象,现代民主社会需要的是一颗对待妥协的平常心,对中国亦然。【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影响【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的混合体。国王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以代议制为基础,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考点】从创新角度认识英国社会的变革(1)“革命”创新: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第109页共109页,(2)“政治”创新: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制内阁、政党政治,率先完成了政治的近代化。(3)“技术”创新:最早爆发了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珍妮纺纱机、火车等,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科学”创新: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和达尔文进化论推动了思想解放和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内容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障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扩大了对外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中期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推动了文化的繁荣相对宽松的环境推动科技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等【考点】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背景——美国独立战争(1)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2)独立后,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各州权力很大,导致社会动荡,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3)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2.基础——1787年宪法(1)内容①联邦制: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②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权力行使者权力职责特点立法权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行政权总统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与外国缔结条约司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2)影响①积极意义: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弊端: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第109页共109页,3.建立: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4.完善——两党制(1)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2)特点: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3)实质: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4)影响: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相互牵制,避免了当权的政党权力滥用,有利于选出更优秀的政治人才,有利于实现人民群众的部分利益。【考点】联邦制和邦联制二者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其主要区别在于:联邦形成新的国家,组成单位不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组成单位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考点】联邦与各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政府只能行使宪法“列举的权力”以及从中引申出来的权力;各州政府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案】三权分立的理论来源于洛克、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是启蒙思想制度构想的实践。体现了宪政的最终目标。【考点】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的背景1.邦联制给美国带来的问题:美国独立后建立了松散的邦联制国家,各邦实际处于独立状态,中央政府权力弱小,不能解决全国性的问题,这是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根本所在。2.启蒙思想从理想到现实:美国的建国者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面对建国初美国面临的严峻局面,他们既要维护自己的理想——追求自由,又要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美国的建国先驱需要做出更加现实的选择。3.国际竞争压力下的变革:美国独立后,面临着在北美有着重要影响力的英国和西班牙的有力挑战,美国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保障美国的国家利益。4.内部稳定政局的必然: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的阶级分化也日趋严重,不同社会阶层的矛盾也日趋尖锐,谢司起义给美国的精英敲响了警钟。【考点】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典型史料】 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美国1787年宪法【典型史料】 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这条修正案确立了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分权原则:联邦政府拥有宪法授予的权力,而州政府则拥有“保留权力”。【案】 人民主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原则。第109页共109页,【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原则1.联邦制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采用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都是由宪法赋予的,各州保留了一些自治权。2.中央集权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明确规定联邦政府拥有国防、外交等一切大权,把美国由一个松散的邦联,变成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3.分权制衡原则: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4.民主原则:总统、议员均由民主选举产生并有任期限制,对选民负责;人民对政府进行制约与监督。5.宪法至上原则:美国宪法以及国会通过的法律的效力高于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规定。【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精神1.务实理性美国1787年宪法一共只有七条:第一条讲立法,第二条讲行政,第三条讲司法,第四条规定各州与联邦的关系,第五条规定修宪的程序,第六条规定宪法的地位,第七条规定宪法的生效。这个简洁的文件,既贯彻了中央集权原则,又避免了专制,使新生国家化险为夷,体现了其务实理性的特征。2.锐意创新1787年宪法践行了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理论,特别是法国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它不仅强调权力分立,而且追求权力制衡,创造性地实践了权力制约与平衡思想。民主共和制更彰显了这部宪法的创新特质,在实践上打破了共和制只能在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实行的传统认识,通过联邦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等,体现出宪法的创新特质。3.伟大妥协学者们一般认为制宪会议上有三大妥协:大州和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妥协;北部和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妥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一部现代民主政治史是人类达成妥协的历史。4.与时俱进美国自1787年制定出第一部宪法之后,至今未制定新宪法,它采用不断增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来实现美国宪法的发展。它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历久弥新,维护着民族凝聚力,为美国长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提供了保障。【考点】多角度认识1787年宪法的深远影响1.从政治制度的发展看1787年宪法使美国率先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赋予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统一;三权分立体制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民主共和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些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民主制度起了示范作用。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第109页共109页,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3.从历史局限性看它承认黑人奴隶制,留下了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烙印;印第安人、黑人奴隶和妇女的选举权被剥夺,经后来宪法修正案修改,逐步取得。【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妥协”艺术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中央与地方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享有财政、外交和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如各州的议会议员、州长由当地人民选举产生等大州与小州的妥协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实际是大州向小州妥协;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反映出小州向大州做出了让步南方与北方的妥协1787年宪法保留了南方的奴隶制度,是北方向南方妥协的表现;但1787年宪法又把五个黑人折合成三个自由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反映出南方向北方的妥协【考点】现代美国政治体制的新发展(1)在20世纪以前,国会在制定国家政策方面往往起主导作用。进入20世纪,经历几任总统的努力,权力中心逐渐向总统倾斜。富兰克林·罗斯福是这一新格局的奠定者。在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背景下,罗斯福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逐渐扩大总统的权力。例如,通过建立大批行政机构来争夺国会对特定领域的管辖权,从而扩大总统的权力范围;通过频繁提交国情咨文的方式参与立法;利用规避手段获得独立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等等。(2)总统权力的扩张并不意味着三权分立体制被打破,总统与国会依然相互制衡。首先,总统虽然通过提交国情咨文的方式干涉立法,但是并没有剥夺国会的立法权,国情咨文仅仅是建议性、纲领性的文件,不能直接决定国会的立法。其次,总统通过行政命令、行政协定以及其他方法摆脱国会干涉,但这仅仅是临时性的措施,并没有改变国会对总统决策的否决权。(3)权力中心从国会转向总统仅仅是三权分立体制下权力分配比重的变化。【典型史料】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法国共有十三个最高法院,它们绝大部分有权解释法律,而且不准上诉。另外,一些称为“国中国”的省份,在负责代表国家的最高当局制定税法时,有权拒绝同最高当局合作。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第109页共109页,【典型史料】(1791年乾隆谕旨)国初(建立)以来,设立(世袭的清朝贵族)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向(来)例俱兼议政(王大臣)虚衔,(非军机大臣则)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八九(1)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3)概括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案】(1)特点:民主共和;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立法权更集中;法律解释权唯一。(2)变化:中央权力决策机构发生改变;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了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3)不同之处国家制度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是封建制度。政体不同: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制衡;中国是君主专制,军机处为秉旨办事机构。经济根源: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较为雄厚,民主力量比较强大,通过1787年宪法将美国的资产阶级政治成果用宪法形式固定下来。而当时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君主专制存在和发展的根源。【考点】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1.背景(1)政治: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2)经济:19世纪以来,伴随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3)思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公开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宗教神权,号召人民争取自由和民主。2.历程(1)1789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3)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第三共和国建立。3.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宪法内容产生方式权力职责议会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掌握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①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②第109页共109页,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2)意义: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考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条件:德意志帝国建立。(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2.标志:《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1)君主立宪政体产生方式权力职责皇帝世袭制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及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2)联邦政体: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自治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3.利弊影响(1)积极:推动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弊端: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案】工业革命下的三股进步潮流:(1)自由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改革运动。(2)民族主义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3)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考点】法国1875年宪法中的妥协性【典型史料】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典型史料】 总统在理论上享有一个国王所享有的权力,但是除非通过内阁的媒介,他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而且他是不向议会负责的。总统任期七年,这在一个共和制国家里是很特殊的,这个任期是共和党人要求的四年和保王党人提议的十年的折中办法。——[法]瑟诺博斯著《法国史》第109页共109页,【探究】 (1)结合史料、二,说明法国通过什么方式建立起怎样的民主制度?(2)史料体现了法国政体的哪些体制?总统任期说明了什么?【案】 (1)1875年初,国民议会用妥协的方式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2)体制:法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权力中心在议会。说明:法国共和制保留封建残余,是政治力量相互妥协的产物。【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1)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巨大。(2)立法权、行政权由国民议会、总统和内阁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3)是君主派和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2.原因(1)法国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2)统治阶级惧怕人民的斗争,尤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使其认识到帝制在法国已无立足之地。(3)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和不断的斗争。(4)法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全面大发展时期,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统治者必须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垄断时期的新矛盾。【考点】法国1875年宪法通过的原因法国1875年宪法的通过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双重作用的结果。(1)偶然性:法国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政权一直在共和派与保守派之间的争夺中游走不定。法国保守千年的封建统治,保守派与共和派实力难分伯仲,法国1875年国民议会中,共和派仅以1票之差胜出,这是历史的偶然性。(2)必然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由低至高,人类社会由封建社会过渡至资本主义社会以至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趋势是必然的。法国资本主义能极大地解放当时法国的社会生产力,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符合当时法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保守派所代表的封建势力是社会发展的束缚,所以法国共和派的胜利是必然的,法国组建共和国是必然的历史趋势。【考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1.积极性: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宪法的颁布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宪法的颁布对欧亚一些国家的宪法,特别是对日本帝国宪法有很大影响。2.局限性: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残余,皇帝拥有极大的权力,议会无实权,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保留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最终导致德国引起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第109页共109页,【考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形成原因1.特点(1)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权,拥有广泛的权力。(2)德意志帝国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3)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4)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2.成因(1)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新兴资产阶级软弱,而封建容克地主和军阀势力强大。(2)德意志的统一不是“自下而上”地由人民决定,而是“自上而下”地由普鲁士王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的,普鲁士权压群邦,诸国皆有新帝国“大普鲁士”之感。(3)贵族和主要由贵族阶层人士组成的军官团体,在社会上始终举足轻重。因此,德意志帝国及其宪法含有浓厚的封建和军国主义特征,决定了政体的特点基本上继承了普鲁士的传统。【考点】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及表现(1)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是德国由弱转盛的转折期。在此期间,由于德国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其在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国在欧洲历史地位的巨变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历史的进程,还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表现①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转移到了德国,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②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转移,德国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③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导致了欧洲格局的改变,群雄纷争的多极格局为英、德争霸格局所取代。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典型史料】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六十一条 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第六十八条 如遇联邦领土内有威胁社会安全的情况,皇帝可宣布国内任何地方处于戒严状态。——《德意志帝国宪法》【典型史料】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由于权力分立“把具体不同的、在合法的情况下合理确定为统治权力的‘职能’,交由不同的官员去行使,使得在涉及若干官员的事务上,只能通过他们之间的妥协,才能合法地形成法令”。如果各利益代表对他所代表的利益抱有过分强烈的感情而不容任何妥协的话,作为这些利益代表的集合的议会,不仅不能成为社会团结的中心,而且很可能成为社会分裂的发源地。第109页共109页,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1)《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概括西方政治妥协现象出现的原因。(11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对你的启示。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有关条款,可以得出是带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第二小问,可以从带有军事侵略性的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尚不充分;普鲁士具有专制主义传统等角度回答。第(2)问,【典型史料】 共五句话,第一句话是统领概述,后四句是分说阐释,结合后四句话分别概括即可。第(3)问,可以从结合国情,解决好制度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妥协是保证代议制实践的重要方式等角度回答。【案】(1)特点:带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成因:带有军事侵略性的普鲁士统一了德国;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尚不充分;普鲁士具有专制主义传统。(2)原因:权力分立与制衡制度催生政治妥协;必要的妥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团结;资产阶级整体利益一致;妥协精神是民主的重要条件。(言之有理即可)(3)启示:结合国情,解决好制度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妥协是保证代议制实践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思潮及运动【考点】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工业革命【考点】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历史条件(1)经济: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2)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爆发,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3)思想: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4)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2.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3.主要内容: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4.历史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二、巴黎公社1.爆发原因(1)民族危机: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投降。(2)阶级矛盾:临时政府欲解散国民自卫军,导致两大阶级矛盾一时激化。第109页共109页,2.革命措施(1)政治:民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国民自卫军;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2)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3.失败原因(1)根本: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革命不成熟。(2)主观: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成熟的政党领导。4.意义: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三、俄国十月革命1.历史条件(1)客观: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2)主观: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2.革命过程(1)“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四月提纲”: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3)七月事件:临时政府血腥镇压了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4)武装起义: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和士兵推翻临时政府,起义取得胜利。3.政权建设: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1)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2)通过《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土地法令》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3)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4.历史意义(1)对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2)对世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考点】《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1)它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2)它第一次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109页共109页,(3)它第一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人运动,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4)它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理论创新成果,成功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考点】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典型史料】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刘祚昌《世界通史》【典型史料】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案】 (1)性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理由:从公社委员的组成看,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从措施看,政治方面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经济方面触及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2)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考点】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起义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教训的深刻性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考点】多维视角认识俄国十月革命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四个变化”: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1)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代表苏维埃。(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第109页共109页,(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3.“四个特点”(1)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革命道路:革命由中心城市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俄国十月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革命,它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1)俄国十月革命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的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对被压迫民族采取了和平、友好的政策,它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的信心和勇气。(2)俄国十月革命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准备了条件。(3)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先进分子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进程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考点】古希腊与古罗马两种文明的差异项目古希腊古罗马文明拓展方式古希腊通过对外扩张建立新的城邦,吸收外来文明并拓展希腊文明古罗马通过战争扩展疆域,在继承古希腊文明、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国家组织形式古希腊实行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古罗马实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建立起统一的帝国政治体制古希腊实行主权在民和轮番而治的民主政治古罗马初期实行贵族共和制,随着对外扩张逐渐转变为帝制政治文明贡献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为近现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罗马法是世界上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现代法律的基础第109页共109页,【考点】17、18世纪中西政治体制不同趋向及原因中国西方趋向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代议制确立、发展原因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地主阶级维护其利益需要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政治中国地域辽阔,专制统治有利于国家统一西欧各国地小人少;为了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思想传统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忠君思想、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头脑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思潮使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民主历史传承大陆文明,专制日久海洋文明,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案】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其蕴含的权力“制约与平衡”原则不仅对于抑制腐败、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这对我们今天反腐倡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因此,全面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对我国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考点】代议制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选举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2)一般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原则。(3)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组成内阁。(4)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推行本党倡导的意志,总统和总理都拥有很大的权力,不但领导内阁,而且还控制议会或干预立法。2.资产阶级代议制政治多样性的表现(1)法、美共和制的差异: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2)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差异: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是权力中心。3.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1)否定专制制度,避免少数人独裁,保证民主利益,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有重要作用。第109页共109页,(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3)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斗争,有助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4)消极方面: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行政权扩张,议会立法权削弱。【考点】政治妥协(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也是国王与议会、贵族与资产阶级不断斗争、不断妥协的过程,英国政治势力的相互妥协有利于英国政局的稳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2)美国1787年宪法实际上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部与北部相互妥协的产物,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3)法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过程充满了腥风血雨,各种政治势力的斗争充满了暴力,是政治斗争“妥协”的反面教材,给法国带来了长期的动荡,最终共和派和君主派被迫走上妥协之路。(4)德国政治体制确立过程中,容克贵族掌握着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做出了一定的妥协,资产阶级也放弃了暴力斗争的手段,最终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德国的经济腾飞创造条件。[典例] 民主社会普遍地把多数意志或多数同意作为解决冲突、做出决定的基础性共识。材料 多数人在利益驱动之下同样会肆意践踏少数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导致多数压迫少数的专制与暴政现象。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是因为将多数规则奉为圭臬而忽视对多数权力本身进行制度性的补充、制约与完善,因而屡屡犯错。——刘翀《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材料 社会的激变往往起于阶级间的不平衡,阶级间的不平衡来自经济、社会、政治层面的大量不平等……几次革命的高潮都是由城乡贫民发起的……法国大革命的民众主导必然导致其平等至上的价值取向。自由和平等严重失衡,使大革命的民主制……成为多数人暴政的“专制民主制”的典型。——安然《论法国大革命的成就、局限及其原因》材料 民粹主义将社会分裂为两个同质的对抗性群体——即“纯洁的人民”与“腐败的精英”,其主张可粗略地概括为反精英、反专制和激进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在欧洲的盛行,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在全球的扩张与民族福利国家社会保护的冲突;另一方面反映了深度参与开放的精英与被边缘化的底层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于主流政党在民主绩效上的糟糕表现——其所代表利益的局限性,以及兑现竞选承诺和解决经济与社会危机的能力愈来愈弱。——李凯旋《民粹主义在当代欧洲兴起的根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雅典“多数人暴政”、近代法国大革命“专制民主制”和当代“民粹主义”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民粹主义的危害,规避民粹主义的途径。(1)雅典:直接民主政治;公民大会,以抽签与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陶片放逐法等忽视参政者的素质导致权力滥用误用;城邦利益至上的观念造成对个体权益的忽视;缺乏对公民大会等多数权力的有效监督。法国:政治上法国专制政体极力维护贵族特权,社会上等级身份制的存在使第三等级深受歧视,经济上第三等级深受剥削,导致三个等级之间的不均衡与矛盾;民众追求平等忽略自由;法国革命由民众主导,城乡贫民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当局的妥协退让。第109页共109页,当代:全球化导致民族国家之间、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精英腐败,政治腐败,制度衰退;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2)危害:缺乏理性,排斥精英,排斥民主代议制,危及民主制度;损害少数人权益;民族保护主义盛行;推动反全球化思潮的发展。途径: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权力制衡体制;预防、消除政治腐败,加强权力监督;协调自由与平等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平衡全球化中的利益分配;提高公民的个人素质;尊重个体权益。[典例] 材料 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九章律》和其他一系列法律,统称“汉律”。汉律的形式,主要有律、令、科、比四种。律为律条,令为诏令,科为法律适用,比为案例类推。汉律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儒家经义成为其法理的基础。近代严复曾说:“三代以还,汉律最具。吾国之有汉律,犹欧洲之有罗马律也。”到明清时期,中华法系已走到尽头。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统治者对法律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道路。——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材料 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关系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做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而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尤其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张晋藩《中国法制史》(1)汉律和罗马法的不同之处。(2)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在近代时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其原因。(1)不同:汉律:“汉承秦制”,由秦律发展而来;(1分)重刑法、轻民法,强调皇权至上,重视加强君主统治;(1分)儒家经义成为法理基础(封建礼教与法律结合,礼刑一体);(1分)相对封闭和保守;(1分)加强了君主统治权力,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罗马法: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法律制度,由习惯法到成文法;(1分)重视民法,重视个人权利和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1分)以自然法(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为核心理论;(1分)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具有开放性;(1分)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成为近代法制的渊源。(2)中华法系影响: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未能走上近代化道路,对近代立法影响甚微。原因:中华法系是自然经济的产物;(1分)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1分)以封建纲常礼教为指导思想;(1分)近代时期受到西方法律观念的冲击。罗马法系影响: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以及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第109页共109页,原因:罗马法系深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1分)在罗马帝国的扩张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逐步完善;(1分)自由、平等、公正的自然法观念具有穿越时空的价值;(1分)适应了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需要。近代西方经济【概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1)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2)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全球逐渐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3)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世界性的商业帝国。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4)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5)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6)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以电力的发明与使用为显著特征。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新发明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迅速广泛应用,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满足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考点】新航路的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考点】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根本原因)。②社会根源:西欧各国对黄金、白银的需求增加,渴望到东方“寻金”。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引发商业危机。④精神动力: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提倡冒险精神。(2)条件①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第109页共109页,②客观条件:地理知识的进步;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考点】资产阶级的“寻金热”不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进取,其目的是积累原始资本,发展资本主义,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进取思想。【考点】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支持开辟新航路的原因(1)地理条件:都位于大西洋沿岸。(2)技术条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3)政治条件:都已建立起中央集权,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和费用。(4)宗教条件:与两国的宗教情结有关。2.过程时间人物(或船队)方向成果支持者1487年迪亚士向东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葡萄牙王室1492年哥伦布向西到达美洲西班牙王室1497~1498年达·伽马向东到达印度葡萄牙王室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向西完成环球航行西班牙王室3.影响(1)对欧洲①“商业革命”:贸易范围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②“价格革命”:金银贬值,物价飞涨。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全新宇宙观的形成;直接冲击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权威。(2)对世界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考点】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荷兰英国条件(1)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2)1581年,摆脱西班牙统治,成立荷兰共和国(3)造船业、对外贸易发达(1)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2)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3)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4)通过圈地运动,农业生产商品化,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5)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第109页共109页,手段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进行奴隶贸易(1)建立大型商业公司如东印度公司(2)颁布《航海条例》(3)进行商业战争,如英荷战争和英法七年战争(4)进行奴隶贸易结果17世纪初取代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先后取得对荷兰和法国殖民战争的胜利,到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最大殖民帝国的地位2.世界市场的拓展(1)途径①海外贸易:抢掠和欺诈是惯用手法。②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③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④贩卖黑奴:将大批黑人掳掠到美洲卖为奴隶。(2)影响①对殖民地: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②对欧洲: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③对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英国从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占支配地位的经济思想。其理论核心是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伊丽莎白统治时期的英国,以国家的公共利益和绝对君权为最高利益,通过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强力推动了本国经济和政治的近代转型,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市场空间范围扩大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达市场贸易商品种类增多美洲的黄金、白银、烟叶、蔗糖和马铃薯,亚洲的香料、丝绸、茶叶,非洲的黄金、珍珠、象牙和奴隶等,都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市场联系便捷直接沟通世界的新航路,使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迅速扩大市场资本总额和贸易总额增长新航路开辟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商业资本增多市场组织、维护机制初建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第109页共109页,市场主体力量增强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价格革命”促使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2.对欧洲社会进步的影响(1)在经济上,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并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总的来说,资产阶级获取暴利,发展壮大,而封建阶级逐渐衰落。(2)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开始参与或掌握政权。资产阶级、新贵族因为掌握大量财富,开始要求政治权利,以便更大规模赚取利润,革命和改革反过来又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3)在外交上,殖民扩张开始成为欧洲的历史潮流。欧洲国家逐步确立了开放的、侵略性的外交体系,整个世界开始以欧洲为中心。(4)在科学文化上,新航路开辟推动了地理学革命、天文学发展,也推动文艺复兴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在美洲等地发现大批新的物种,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双重性1.建设性影响(1)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引起了“商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进程。(2)“价格革命”打乱了欧洲传统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制造业发达国家来讲,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如英国;对于传统农业发达国家来说,是严重打击,比如西班牙,白银大量流入制造业发达的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自身却很快衰落。对于传统贵族来讲,是致命打击,因为地租固定,物价飞涨,地租收入大减;对于工商业者来说,促进其迅猛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快速发展。(3)东西两半球不同文化圈的会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4)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2.破坏性影响: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历史开始进入西方殖民主义时代,西方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野蛮的掠夺、残酷的屠杀、罪恶的黑奴贸易、垄断商路和进行欺诈性贸易,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对亚非拉的掠夺破坏,严重影响了该地区传统社会原有文明的发展。【考点】14-18世纪的早期殖民扩张【考点】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原因及影响1.特点(1)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野蛮的强盗行径。(2)殖民国家以西、葡、荷、英、法等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美洲等地区。2.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第109页共109页,3.影响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考点】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政治制度优势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实力优势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强大的军事优势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荷战争摧毁荷兰的殖民优势,逐步确立海上霸权地理位置的优势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贸易中心;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意识形态的变化英国宗教改革后新教徒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思想意识的解放政府的支持英国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一贯支持本国的海外殖民活动【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②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③技术:手工工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④市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广阔。2.过程(1)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2)核心内容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第109页共109页,3.重要发明(1)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交通: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4.影响(1)积极影响:①生产力: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③国民经济结构:农业所占比重相对减少,工业作用日益重要。④城市化进程: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⑤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⑥上层建筑:西欧各国纷纷进行社会变革和革命,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⑦经济思想:自由主义即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⑧对外政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⑨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消极影响: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巨额财富。但利润的绝大多数被资本家占有,工人阶级受到剥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导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社会的阶级矛盾激化。环境污染、人文精神缺失等问题也日益凸显。5.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基本条件: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2)表现: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②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3)影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理论基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主要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第109页共109页,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②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涌现。(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的发明。(4)化学工业的发展: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化学合成材料出现。(5)钢铁工业的进步:炼钢技术改进,钢产量大幅提高。3.影响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工业部门诞生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生产组织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垄断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体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4.世界市场的发展(1)条件: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2)表现:①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②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影响:①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②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考点】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条件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为英国积累了巨额财富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者技术手工工场时期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国家政策保护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技术革新【考点】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第109页共109页,贫富分化严重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矛盾尖锐东西方关系的逆转亚非拉等落后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加快,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环境污染严重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经济危机生产不足被生产的相对过剩取代,工业革命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破坏力越来越大,成为新的经济问题世界大战工业革命创造的强大生产力也造就了强大的军工企业,再加上世界市场的形成,战争的破坏力更加巨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这就使人类更加珍爱和平【考点】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社会转型的影响1.促使生产方式转型: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化大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经济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促进了1815年以后各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这些学说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促使社会政治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上的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6.促使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教育的发展,学校数量大大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和公办教育得到发展,教育内容日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大众化教育开始形成。【考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或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前提条件。(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第109页共109页,【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组织形式的调整【案】 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垄断组织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4)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5)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的社会进步。2.影响(1)积极:①有利于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④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今天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消极:①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掠夺与奴役,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市场,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形成的根源。【考点】综合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整体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从文明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从近代化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从社会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问题、城市化问题、严重集群性的社会问题及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等问题从生态角度看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考点】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相同开创精神;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创举第109页共109页,不同目的扬威海外,以朝贡贸易换取万国来朝的盛况东方寻金和获得东方商品性质政治行为,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经济行为,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影响经济朝贡贸易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停止航海活动;远洋航海业衰落获得巨额利润,促进资本原始积累;远洋航海业蒸蒸日上政治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扩大了明朝的政治影响,树立和平使者的形象掀起殖民狂潮,造成亚、非、拉美的长期贫困落后启示(1)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务求实用实效,充分权衡利弊,最大限度地争取通过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国家利益。(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继续向深广方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更加开放,走向世界,通过对世界各种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实现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健康发展。(3)中国是一个拥有传统农耕文明的大陆国家,作为现代中国人,我们应该积极培养本民族的开拓创新精神,必须拥有开发海洋、向海洋进军的伟大勇气与坚强毅力。(4)谋求国家政治地位的提升与稳固,奠定一国在区域间甚至在世界中的强国地位,必须以强大的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为支撑。我们在积极倡导开展和平友好外交的前提下,必须同时运用经济手段与军事手段提升并确保自身的大国地位。【考点】工业革命的比较类别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点技术发明来源于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来源于科学研究,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发明者技师和工人科学家、工程师主要国家英国(“一枝独秀”)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百花齐放”)起始行业纺织业等轻工业能源等重工业生产力的进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生产关系的变革现代工厂制(自由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公司制(垄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相同点两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第109页共109页,【考点】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侵略: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抗: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国运动反抗: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先后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思想“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学习西方发展至制度和思想层面社会生活衣、食、住、行、风俗观念的近代化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迈进。(2)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3)充分利用本国市场。当今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要适当提高工资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4)合理调整人口政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5)我们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智力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点】全面认识不同时期殖民扩张的概况1.认识(1)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加剧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3)在亚非拉地区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猛烈地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4)激发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使其逐渐走上近代化道路。2.概况阶段早期殖民扩张19世纪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第109页共109页,初的殖民扩张背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主要国家西、葡、荷、英、法等国英、俄、法、美等国英、法、美、德、俄、日等国扩张地区大多只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全世界范围方式公开的殖民掠夺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世界活动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结果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促使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109页共109页,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概述]1.智者学派提倡人性,反对迷信和盲从,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构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2.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但并不反对宗教和神);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享乐与财富,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盲从与蒙昧主义。4.宗教改革从更广的社会层面、更深的心灵角度传播了人文主义。“因信称义”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5.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提出理论构想,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斗争。【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文艺复兴【考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背景(1)政治:约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2)经济: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3)思想: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学者更加关注“人”本身。2.表现(1)兴起:           第109页共109页,代表主张评价智者学派①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③社会道德判断标准不统一,不应强求一律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意义,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是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忽视道德苏格拉底①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③提出“认识你自己”: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重视道德(2)发展:①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在《理想国》里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②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创立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希腊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考点】文艺复兴 (一)历史必然1.背景根本原因天主教会的封建神学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基础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并壮大,要求冲破教会束缚,追求财富和现世幸福文化基础意大利是古代罗马文化的发祥地,其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条件。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极大地便利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形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思想不够成熟,只得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二)实质和核心思想1.实质: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和思想解放运动。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但并不反对宗教和神);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享乐与财富,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盲从与蒙昧主义。3.主要成就(1)文学艺术方面:第109页共109页,领域代表人物作品及思想文学薄伽丘《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发展人的个性但丁《神曲》表达对教会丑恶现象的憎恶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称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美术达·芬奇等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对人类世界的细致观察,自由发挥(2)科学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文艺复兴的深入,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革命性变化;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激励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方式探索自然现象。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革命开始的。4.影响(1)积极性: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觉醒(主要作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扫除了思想障碍。②推动了反封建斗争的高涨,为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③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2)局限性: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②把资产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案】 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追求真善美,强调人的价值,否定神的意志,最终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他的死充分说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也说明了他虽然受到不公正的判决,也不肯违反国家的法律而求生,为维护民主制度仍然勇敢殉道,坚持真理与正义的信念!【考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比较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相同点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和人类社会不同点对道德的认识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各种知识是提高人能力的基础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民主政治主张民主政治,有些激进学者还提出城邦公民应该人人平等主张有知识、有德识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政治表示强烈反对第109页共109页,历史地位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考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及影响1.特征(1)人文主义主要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2.影响(1)思想上,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是近代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文学艺术上,涌现了许多不朽的作品,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3)自然科学上,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4)经济上,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运动。(5)过分推崇人文主义,也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考点】宗教改革1.背景(1)经济:天主教会的腐败统治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政治:欧洲民族意识增强和封建君主极力强化王权。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激化。(3)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4)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2.概况(1)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2)结果: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3)性质: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3.主张(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即因信称义。(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3)简化宗教仪式,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4.影响第109页共109页,(1)宗教: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欧洲形成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教鼎立的局面。(2)思想: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3)文化: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4)经济: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5)政治: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考点】启蒙运动(一)社会背景1.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封建专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创立和示范作用。2.经济: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3.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突飞猛进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新的依据。(二)核心思想——理性主义否定封建权威,提倡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主张“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法治观念,敬畏事实,提倡科学。(三)代表代表国别代表作主要观点思想地位及影响孟德斯鸠法国《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基本原则伏尔泰法国《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封建批判、“天赋人权”、生而平等、民主政治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卢梭法国《社会契约论》封建批判、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主权在民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康德德国《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内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四)历史影响1.启蒙运动猛烈地批判了封建专制统治,提倡自由、平等、民主、理性和科学,是欧洲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提出理论构想。3.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4.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考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1)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时期。第109页共109页,(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对抗天主教权威,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同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人的认识强调人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强调神的伟大,一切以神为中心借助的形式借助了文学艺术的形式借助了宗教的形式表现领域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的上层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待宗教态度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有和解的态度直接否定教皇权威【考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从批判对象看文艺复兴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启蒙运动把斗争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制度,集中批判的内容是封建的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从批判形式看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完全摆脱宗教外衣,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从思想内容看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勾画未来社会蓝图,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从涉及领域看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启蒙运动扩展到宗教、哲学、科学等精神文明领域的各个方面【考点】启蒙运动与社会转型1.对近代世界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学说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2.对各国政体的影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制内阁,限制了王权,扩大了议会权力,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分权思想和人民主权思想对美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了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人民主权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对法国在19世纪70年代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第109页共109页,【考点】人文主义思想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内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先哲。智者学派提倡人性,反对迷信和盲从,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构成了西方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强调知识的重要性,追求真善美,闪耀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追求知识的态度和方法把理性精神升华。【考点】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1.萌芽: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2.曲折: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须怀疑的世界主宰。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实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3.复苏:14~16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4.成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治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考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1.德国学者利奇温在论及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时,说:“孔子成了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一种力量,这个震撼人心的时代的保护神……也成为欧洲的兴趣中心。”2.英国学者李约瑟则认为:“18世纪,学者……发现人性本善的观点在中国一向是奉为正统的,而不是被看作异端。正是这些发现为法国革命开辟了道路。”3.美国学者顾立雅更是得出了“中国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原动力之一”这样的结论。4.启蒙运动中的一些大思想家,像伏尔泰、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很多思想都与儒家有渊源,早已成为学术界公认的事实。【考点】辩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一方面批判基督教的堕落和腐朽,鼓吹人性解放,另一方面又是虔诚的基督徒。这导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既注重人性的因素又不忽视神性的内容,既讲究世俗的文化又不背弃基督教精神。他们创造性地阐发基督教神学文化传统的某些思想资源,用以解释其新型的人本观念。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人神观就是神与人、神性与人性、宗教与世俗的和谐统一。【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比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时间14~16世纪16世纪17~18世纪第109页共109页,中心意大利德意志法国批判教会神学观念罗马天主教会封建神权、王权、特权形式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宗教异端,挑战教皇权威公开批判核心人文主义“因信称义”理性主义领域文学、艺术宗教政、宗、哲、经、科、文、美等方面民生世俗生活宗教生活政治生活影响思想解放、文艺成就、自然科学、促进资本主义与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新教派、促进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思想解放、政治构想、革命动员、世界影响当代世界政治[概述](1)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确立,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2)两极格局对抗斗争体现:政治上表现为两大阵营对峙;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3)美苏“冷战”打破了以西欧为中心的旧格局;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导致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形成严重威胁。(4)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兴起。(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局部地区仍然紧张。(6)“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暂时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但目前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考点】两极世界的形成1.背景(1)基本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2)实力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①西欧和日本衰落。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③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第109页共109页,(3)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苏联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2.表现(1)美国:政治杜鲁门主义①时间:1947年3月②内容: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③实质: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干涉各国内政,反共反苏④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正式开始经济马歇尔计划①目的:扶持、控制西欧国家,将西欧纳入美对苏“冷战”的战略轨道②实质:以经济手段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③影响:使西欧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也加深了西欧对美国的经济依赖军事北约建立①原因:遏制苏联,称霸世界②成立:1949年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③影响:美国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形成【考点】雅尔塔体系(1)内容:打败德、日法西斯,铲除两国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等。(2)特点:以美、苏为中心,事实上划分了两国的势力范围。(3)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及大国争霸的多重性质。【考点】“冷战”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如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局部地区爆发的“热战”同样是“冷战”局势的体现。(2)苏联:政治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7年成立)经济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目的:以打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华约建立(1955年)影响: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3.影响第109页共109页,(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①德国的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②朝鲜战争:1945年,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1948年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美国被迫签订停战协定。③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1973年美军撤出越南。④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走导弹。(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案】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和“冷战”三者的关系【考点】“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1.(1)背景:都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走向对抗。(2)实质: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2.不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提出针对“希腊、土耳其危机”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凋敝、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统治秩序面临威胁内容既包括经济上的援助,也包括军事上的援助经济援助计划表现形式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采取隐蔽的经济手段达到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的目的影响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一方面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政局的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美国控制西欧【考点】两极对峙格局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典型史料】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典型史料】 第109页共109页,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美苏交替使用外交和武力威胁的心理战达到了顶点,随后双方关系进入了持续10余年的相对缓和状态。这一缓和的主要特征,在于欧洲局势渐趋正常,军备控制谈判取得显著进展……70年代后期开始,两国关系再度重新紧张,其原因主要在于苏联在亚非两洲进行频繁的直接或间接军事干涉,连同美国在越南战争失败后扩展海外军事、政治义务的倾向重新显著抬头。——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探究】 (1)根据史料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争霸过程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时期制约世界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案】 (1)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冷战”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2)特点:缓和与紧张并存。因素:美苏力量均势(核威胁的影响);世界多极化及新力量的发展。【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现实原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外部原因美苏争霸的影响直接原因法德的和解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思想原因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2)过程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第109页共109页,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3)作用①经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②政治: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③世界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日本的崛起(1)背景:日本经济崛起。①进行民主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②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③朝鲜战争大量军事订货,刺激了经济的发展。④政府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2)结果: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②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3)政策和目标: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两极格局结束(1)东欧剧变①原因:受苏联改革与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③表现: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统一。,【考点】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的四个阶段(1)全盘接受美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20世纪四五十年代)。(2)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20世纪60十年代)。(3)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20世纪70年代)。(4)“政治大国”外交(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109页共109页,【考点】不结盟运动【考点】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原因(1)根本动因是世界政治格局中主要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2)直接动因是各主要国家(或国际组织)对自己国家(或成员国)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3)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2)苏联解体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直接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②过程: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③影响:苏联不复存在,两极格局随之瓦解。2.“冷战”后的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1)原因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②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③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2)表现:1991年,南斯拉夫国内发生武装冲突,南斯拉夫联邦解体;1999年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2001年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国际地位提高。③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地位。④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⑤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3)认识: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多极化发展的特点(1)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较量产生的。(2)竞争过渡:美、日、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多个政治力量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3)长期过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考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欧洲走向联合【典型史料】 第109页共109页,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厮杀后……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典型史料】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8年,上述国家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1965年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上述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2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4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5个。——《欧洲一体化:神话与现实》【探究】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欧洲走向联合的因素。(2)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中有何显著特点。【案】 (1)欧洲统一的历史渊源;法国与德国的和解;战后欧洲各国经济的恢复;美苏争霸的威胁。(2)由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领域;成员国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一体化水平较高。【考点】全面认识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领域扩展。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③合作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2)影响①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国家的政治地位,促使欧洲各国长期保持合作和欧洲的和平发展。②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③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④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阔的市场。【考点】)认识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1)科技和经济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①在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际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反对构筑单极世界的各种力量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②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必然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2)经济全球化使构筑单极世界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全球化带来的许多全球性问题必须通过各国间的广泛合作才能妥善解决,这客观上推动了更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发挥和地位的展现,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以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4)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大国关系的调整是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下进行的,反过来又会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进程。【考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第109页共109页,【典型史料】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将对世界秩序产生哪些积极影响?【案】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是未来世界政治秩序的基础;②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话语权;③说明多极化趋势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基础。有利于各国间的对话与交流;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考点】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典型史料】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典型史料】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典型史料】2009年2月7日,美国副总统约瑟夫·拜登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外交政策演讲:“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我相信,美国需要世界,如同世界需要美国。”(1)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霸权进入“全盛时期”的原因。概括这一时期美国与新中国关系的发展趋势。(2)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3)表明美国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态度是怎样的?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以结合1945~1970年这一时段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原因;第二小问,从这一时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形式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第(2)问,由【典型史料】 所述的两个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第(3)问,由【典型史料】 “2009年”可知国际关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由【典型史料】 “我们将交往,我们将倾听,我们将磋商”得出美国应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态度是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案】第109页共109页,(1)原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美国主导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军事实力空前膨胀;二战后,苏联实力增强,但不足以抗衡美国。趋势:由敌对走向缓和。(2)因为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以美国为首的同盟离心力加强。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两极格局下掩盖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恐怖活动滋长,威胁了美国的安全和霸主地位。(3)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考点】冷战对中国的影响(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拒不承认新中国,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封锁中国、在军事上威胁中国。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苏联逐渐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把中国纳入与美国争霸的轨道,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中苏关系恶化,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苏联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在同苏联的争霸中转入战略防御。为了扭转同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美国转而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为了抵抗苏联的压力,也需改善同美国的关系。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4)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攻势,苏联处于守势。中苏关系走向缓和,中美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5)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考点】美国外交政策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杜鲁门时期的“遏制共产主义”战略。这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转变,美苏走向对抗,还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包围圈。(2)尼克松时期的“尼克松主义”。在美国实力相对削弱的背景下,为维护美国霸权地位提出的外交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与同盟国建立“伙伴关系”,要求盟国协调一致对付苏联;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均势;改善中美关系,联合中国制衡苏联。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3)里根政府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谋求对苏战略优势,通过军备竞赛拖垮苏联,努力恢复对西方的领导。这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跨越了对苏联单纯遏制的范畴,进入主动进攻的新阶段。(4)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为巩固“领导地位”,重点遏制中俄等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考点】冷战的起源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和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美国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政府对威胁人类自由的“共产主义侵略”所作出的“勇敢反应”,苏联是挑起“冷战”的罪魁祸首。第二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国最先挑起的,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必然产物。第三种观点认为“冷战”是美苏两国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史学界的观点: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对于苏联对外政策在“第109页共109页,冷战”起源上的作用,一种观点认为“冷战”完全是美国发起的,苏联没有任何责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共同采取强硬政策的结果,认为苏联存在霸权主义的因素。【考点】“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美苏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对抗不可避免;两国决策者对对方的认识与外交方式加速了“冷战”的到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原因,也是二战后世界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主要原因。现代西方经济[概述](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2)罗斯福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它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利用政权力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它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3)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也有经济计划,但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历史上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指令性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4)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领导的前提下,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5)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6)经济体制只有不断地创新和调整,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2.概况(1)爆发: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2)表现: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剧增。(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深远。3.影响(1)经济: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2)政治: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第109页共109页,(3)国际: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考点】罗斯福新政1.背景(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经济。(2)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经济危机不断恶化,社会动荡不已。(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2.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业:颁布《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2)恢复工农业生产:颁布《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促进农业复苏和工业复兴。(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推行“以工代赈”,缓解失业压力。(4)保护劳工权利: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3.特点: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4.影响(1)渡过危机:新政对美国渡过经济大危机起到了重大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2)维护民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挽救了民主制度。(3)改变生活: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如政府权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4)创新体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考点】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2)特点: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作用: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第109页共109页,(4)调整: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各国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2.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3)发展:二战后普遍实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4)作用: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3.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表现: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3)作用: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4.美国出现“新经济”(1)背景: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环境。(2)含义: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3)内容: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4)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5.体系化、制度化:布雷顿森林体系-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贸易体系→全球化【考点】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深;另一方面在迫使政府进行反危机机制调整的过程中,形成新的运行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推动变革的信号。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政府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开启了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2)经济大危机改变了美国人的观念,强化了家庭意识,使美国向着福利国家迈进。(3)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平民大量失业,造成人们的消费、购买能力下降,但却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诸如美国电影业、广播业、图书报刊等文化产业的发展。“米老鼠”“唐老鸭”等非成年人角色备受欢迎,恰恰是经济危机下人们逃避现实、寻求心理慰藉的一种体现。【考点】对福利制度的评价(1)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消除社会不公,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主和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扩大了社会消费,刺激了社会需求和经济增长。第109页共109页,(2)福利政策的长期推行,使发达国家出现新的问题。首先是巨额公共开支加重了财政负担,引起巨额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其次是劳动积极性下降,生产增长率降低,导致产品竞争能力下降,出现经济结构危机,失业率上升。再次是沉重的税务负担,使企业、个人和社会都不堪承受,造成企业后劲不足,设备改造缓慢,经济效益下降。最后是引起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中间阶层日渐削弱等问题。【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相结合)。(2)社会政策:推行福利制度。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二战后普遍实行,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到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端开始显露,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缩小了福利规模。(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当代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4)增长模式: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示,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实现了连续十年的经济持续增长,“新经济”的出现。这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5)企业运营: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6)新的危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自由主义,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各国多推行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经济的“混合经济”。【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尝试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4)劳动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3.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军事,巩固政权。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特色。5.评价(作用)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第109页共109页,【考点】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的探索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2.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2)工业:①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评价(作用)(1)经济:①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苏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考点】斯大林模式1.形成     (1)工业化之路:政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局限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2)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状况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影响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3)形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2.特征经济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政治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思想方面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3.影响第109页共109页,经济①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政治①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②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思想文化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考点】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日益明显。2.内容领域措施结果农业方面(1)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2)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3)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苏联农业再度出现危机工业方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3.评价(1)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赫鲁晓夫改革只是有限地利用了市场机制,只能说使计划经济体制松动,不能说转向市场经济。 (2)局限性: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2.特点: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3.评价(1)苏联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军事实力增强。(2)军备竞赛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此时期美苏争霸的态势是苏攻美守,而中苏关系恶化,为改善外交环境的需要,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社会危机严重。2.措施     第109页共109页,(1)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2)以指导性计划指标代替指令性计划指标。(3)调整所有制结构。(4)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5)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3.结果:经济改革并未迅速取得预期成果,之后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考点】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轨【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考点】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及启示(1)措施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第109页共109页,劳动者态度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分配制度“大锅饭”现象严重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2)启示①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②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③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④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都是苏俄(联)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途径,通过二者的正反两面对比,可以得出重要经验教训,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考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方式及实质(1)方式: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其目的是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③财政政策调节。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2)实质: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考点】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斯大林模式之间的相互借鉴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此时美国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所以苏联“一五”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而到1932年,苏联“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此时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罗斯福看到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于是借鉴苏联的经济管理方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苏联也抓住了经济危机这一时机,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这也为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考点】辩证认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采取全面推行以工代赈等措施,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阴影,得到美国人民的赞扬(如第8题)。但罗斯福新政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新政大大扩张了联邦政府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的民主(如第7题)第109页共109页,。原因在于新政期间,为了有效进行经济干预,总统权力急剧扩张,打破了美国三权分立下权力制衡的框架。所以,尽管罗斯福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取得了成功,但在政治上罗斯福多被攻击为“独裁者”“专制者”,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家干预政策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削弱。所以,对于罗斯福新政应多角度分析、全方位认识。当代西方经济[概述]1.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2.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3.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4.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趋势无法改变。经济全球化利弊共存,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5.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考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考点】布雷顿森林会议——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背景(1)必要性:吸取经济大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的教训,防止战争重演,战后经济需要规划秩序。(2)可能性: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西欧遭受重创,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难以维系;美国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2.确立: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3.内容(1)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总称布雷顿森林体系。(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个旨在稳定国际金融体系的专业机构。(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初期宗旨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4.特征:“双挂钩一固定”的世界货币制度。(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2)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考点】关贸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原因第109页共109页,(1)经济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危害,国际贸易协调合作的必要性。(2)美国为了经济扩张而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2.建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目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4.影响(1)对美国: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有利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和经济扩张。(2)对世界: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考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1.组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三个支柱。2.认识(1)美国在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2)体系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典型史料】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这个世界一直是事实上的美元本位制①。美元是核心的货币,大多数国际贸易和金融都以美元结算和支付,汇率的标定也是以美元为基准②。在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出现繁荣,工业国开始减少贸易壁垒,它们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③。欧洲和亚洲的经济从废墟中恢复,并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④。——洪千帆、林忠凡《外汇知识与交易技巧》【典型史料】 美元本位制和浮动汇率对美国意味着巨大利益,意味着“超级霸权和超级利益”⑤。戴高乐1965年对美元超级霸权的批评举世闻名:“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向松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思想和战略》【探究】 (1)根据史料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2)依据史料,概括美元获得“超级霸权”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案】 (1)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居霸主地位,该体系促进了贸易自由,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2)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命脉,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考点】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包括货币、贸易、市场等方面。(2)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了以它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3)美国倡导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致力于建立国际贸易体系,是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具体步骤。第109页共109页,(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不同点性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用稳定金融秩序稳定贸易秩序,促进贸易自由化相同点原因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秩序混乱;美国的倡导及经济实力的强大;出于建立战后稳定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美国的目的建立美国霸权作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便利了美国经济扩张;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及其原因1.体系的瓦解(1)1968年,美国宣布实行“黄金双价制”: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美元的地位发生动摇。各国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金价暴涨。美国宣布仅对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按官价兑换黄金,而市场金价则自由浮动。(2)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倒塌其中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3)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而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至此,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支柱即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解体。(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2.瓦解的原因(1)体系自身存在缺陷。只有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其他国家获得充足的美元供应;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引起美元危机。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2)美元危机。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使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大量外流。石油提价、经济危机,美国财政赤字庞大。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严重冲击了美元的信誉。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3)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等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美国分庭抗衡,美国的经济竞争力相对削弱。【考点】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时期变迁1870~1914年:古典金本位时期第109页共109页,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用英镑进行1915~1945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全球固定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1973年以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等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整理【考点】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考点】区域集团化的发展1.欧洲联盟(1)原因:文化传统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历史教训近代欧洲国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了欧洲人对统一的渴望现实原因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2)过程:欧洲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7年)欧洲联盟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欧元诞生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问世(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组织。(4)意义:①对欧洲: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繁荣和稳定;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②对世界格局:推动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形成。2.北美自由贸易区原因①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②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第109页共109页,建立①1992年,美、加、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②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目标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影响①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②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原因: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2)建立:①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②1991年,汉城(今译首尔)会议通过《汉城宣言》。③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3)宗旨和目标: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4)评价:①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②成员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进程(1)开始:新航路的开辟。(2)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3)深化: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2.原因(1)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根本动力。(2)新交通和通讯方式是基本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结束消除了政治障碍。(4)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5)跨国公司、区域集团的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3.影响世界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应该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4.认识第109页共109页,(1)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趋势无法改变,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考点】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且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3)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4)要有全球意识,许多全球性问题只有共同协商才能解决,要把全球化与多样化协调统一。【考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原因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着诸多弊端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发,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作用①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②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时间: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贸组织。直到今天,西方国家仍以中国是否是市场经济为借口制造贸易摩擦。②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3)压力及挑战: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4)对策: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考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基本过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表现世界市场雏形15、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欧洲商业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整体世界的形成,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形成第109页共109页,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科技发展,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机制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市场经济体制【考点】经济全球化认识1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由此而形成的相互影响、制约也大大增强,这对超级大国以实力和强权推进单极进程无疑会起到牵制作用。2由全球化带来的许多全球性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处理的,必须通过各国间的广泛合作才能妥善解决。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更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发挥和地位的展现,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考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1)世界各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都力争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它们各自所获得的收益也大不相同。(2)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主要是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推动的,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目前国际社会通行的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和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受益较少,有些国家甚至只能受到损害。所以,在一些国家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虽然其是从自身的民族利益出发,没有统一的纲领,但也引导关注世界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危机,进而去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全球化健康发展。(3)我们可以将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理解为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考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扩大。(2)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3)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4)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2.特点(1)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的基础上由小到大。(2)区域经济集团是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的,以开放为主的体系。(3)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4)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往往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发挥主导作用。(5)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考点】经济全球化的阶段特征1.探险时代(1500~1750年)(1)经济上出现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及商贸中心转移,商贸制度创新,世界市场雏形初现并扩展。第109页共109页,(2)国际关系上一个以近代欧洲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但不具有全球性。(3)全球化的跨文化传播体系逐渐出现。宗教、革命等思想在新旧大陆之间传播。(4)全球联系主要限于贸易层次,全球性交往的紧密性和普遍性较低。2.殖民时代(1750~1870年)(1)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经济结构,增强了资本主义的扩张实力。国际分工、通讯交通进一步发展;商品数量种类增加;工业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大宗;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经济互相依赖程度加深。(2)世界性政治体系出现。维也纳体系是全球化时代第一个世界性的政治体系。(3)文化全球化形态初步形成。西方文化依靠近代大众传播媒介及自身的优越性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如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4)全球性交往加强但仍然有限。西方列强依靠坚船利炮建立庞大的殖民地,全球性交往程度加强,但全球性关系的制度化和正规化有限。3.帝国时代(1870~1945年)(1)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全面推进了现代化进程,垄断组织成为向外扩张的核心动力,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掠夺方式,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确立。同时苏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封闭性,对全球化推动有限。(2)国际社会初露端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建立,其成员具有世界性,标志着国际社会的初步形成。(3)文化全球化加强。随着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发展,人员流动频繁,科技与文艺等在全球范围内传播。4.网络时代(1945年至今)(1)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时代。科学技术对贸易全球化、生产、金融、消费的全球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2)经济全球化空前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世界经济朝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3)全球政治体系由统治转向治理。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调整,各种国际组织出现,国家间利益调整通过协商解决,遵守制度安排。(4)网络社会迅速崛起。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力度空前加强。【考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及其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1.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缩小成员之间的经济差距。②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③各个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消极影响:①由于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②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第109页共109页,2.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区域化,并由区域化所带动。(3)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利大于弊。【考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相同点都是1945年成立的;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总部都设在美国的华盛顿,战后初期都处于美国的掌控之下不同点侧重汇率;稳定国际汇率和金融秩序;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侧重国际投资;全球发展援助和恢复经济;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近代世界科技文化【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一)经典力学1.背景(1)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3.意义: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二)相对论和量子论项目相对论量子论背景19世纪,经典力学面临挑战(1)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原子内部(2)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标志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成就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1)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第109页共109页,(2)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意义(1)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2)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1)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2)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二、生物进化论1.背景(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冲击了基督教神学。(2)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相继发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3)细胞学说、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等生物学知识的积累。2.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3.内容(1)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4.影响(1)思想解放: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极大地促进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提供了重要的自然史的基础。(2)生物学新时代:把发展变化的思想引入生物界,这不仅丰富、发展了生物学本身,也使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统一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并使它们获得新的发展方向。(3)对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三、从蒸汽机到互联网1.“蒸汽时代”的到来(1)历史背景:①英国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②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③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2)进程:①改良:瓦特改良蒸汽机。②推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第109页共109页,(3)影响: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①机器大工业工厂出现,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②形成许多工业城市及多个工业国家。③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2.电气革命的出现(1)理论基础: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技术突破①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电力成为新能源。②发电机不断完善,长距离的输变电技术日益成熟。(3)影响: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封建统治之下,外国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和资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①出现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发展。②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③企业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④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信息技术的发展(1)概况:①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②1969年,互联网在美国诞生。中国处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社会环境。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动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终于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2)影响:①积极: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促进了社会交往方式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工作、社会交往方式。②消极: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考点】近代科学发展的原因项目原因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科技知识,又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基础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109页共109页,制度基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外在因素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文化和希腊自然哲学传入西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主观原因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一、文学的繁荣1.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一面歌颂民主,争取自由;另一面则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当时社会。(1)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2)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富于想象和夸张,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3)成就: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2.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反映社会现实,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3)成就:国别文学家代表作备 注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20世纪早期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萧伯纳《苹果车》20世纪早期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同情弱者,嘲弄权贵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社会问题剧”美国马克·吐温《百万英镑》批判种族歧视,痛斥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第109页共109页,3.现代主义文学用怪诞的手法集中表现自我,反传统、反理性,表达苦闷、迷惘、变态的心理(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致使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严重。(2)特点: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背离传统。(3)成就: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4.20世纪苏联和亚、非、拉美的文学(1)苏联文学①背景: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成就:高尔基的小说《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很大的世界影响。(2)亚、非、拉美文学①特点:反映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②代表: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尼日利亚的索因卡。二、美术的辉煌及音乐、影视艺术1.美术派别时间背景特点代表作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前后,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强调理性,以重大事件为题材,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安格尔的《泉》浪漫主义19世纪前期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并寻求新的精神寄托注重表现人的感情,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强调色彩的作用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法国米勒的《播种者》和《拾穗者》;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画派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 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前期:追求光和色的研究,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后期: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的《向日葵》;法国塞尚的静物画第109页共109页,现代主义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考点】中国的文人画、山水画,它们与西方的印象画派都注重写意(意境);印象画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2.音乐(1)19世纪的音乐:①浪漫主义音乐: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代表作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等。②歌剧: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法国比才的《卡门》。③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2)20世纪的音乐:①概括:19世纪末,爵士乐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②影响: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3.影视(1)电影:①背景: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②诞生标志:1895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电影短片。③发展: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了《一个国家的诞生》;20年代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彩色电影《浮华世界》拍摄成功;二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2)电视:①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②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③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3)影视艺术的特点:①直观性强,信息量丰富,传播资讯快。②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③发展迅速,普及率高,覆盖面广。④雅俗共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109页共109页,【考点】近代以来世界艺术的发展1.思想方面: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2.文学艺术(1)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2)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的光与色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出现。(3)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等。3.影视艺术: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19世纪末,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诞生。【考点】影视艺术1.条件(1)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影视艺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社会动力: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这就需要不断地推出满足观众需求的作品。2.积极影响(1)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艺术鉴赏性,可以引领文明发展的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和精神追求。(2)影视艺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加速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素质。(4)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3.消极影响(1)使人们减少户外活动,产生肥胖、近视及心理疾病等身体危害。(2)暴力、色情等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有一定的危害性。(3)减少了人际交往及生活体验,使人类的生存能力相对降低。【考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  文学比较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兴起时间19世纪30年代以后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30年代成为文学的主流第109页共109页,时代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大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产生了危机感,他们迷茫、痛苦且找不到出路创作风格强调真实具体的描写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对社会现实秩序表现出不满是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考点】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1.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热情。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2)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1)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2)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进化论的观点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案】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客观现实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作家对于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依靠先天的大脑,而是社会实践的结果。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鼓舞人们去改造自己和自己周围的环境,影响社会生活的发展。【考点】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点】商鞅变法(一)变法背景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3)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4)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2.具体原因第109页共109页,(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3)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二)变法内容措施内容影响以农求富废井田、开阡陌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统一度量衡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加强集权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普遍推行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订秦律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扩大了统治基础思想控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三)变法评价1.积极作用(1)政治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2.历史局限(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2)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第109页共109页,(四)变法成功的原因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考点】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改革背景1.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2)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2.社会矛盾(1)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3)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二)改革内容概况时期  措施内容作用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北魏吏治有所好转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迁都洛阳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三)改革评价第109页共109页,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四)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五)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不同点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侧重点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侧重于富国强兵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考点】王安石变法(一)历史背景1.社会危机(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2.有利条件(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二)变法内容项目领域 措施内容作用青苗法第109页共109页,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保证灌溉,防洪抗灾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在东京设市易务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军事上强兵之法(改变积弱局面)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保马法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将兵法在各路设“将”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政治上取士之法(培养变法人才)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整顿太学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唯才用人重改革、破成规(三)改革评价1.历史作用(1)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2)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历史教训(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4)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四)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2.从内容看: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3.从措施和结果看:第109页共109页,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4.从性质看: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5.从目的看: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6.综合来看: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考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改革背景1.内忧(1)政治: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2)经济: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3)思想: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2.外患: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二)改革酝酿1.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2.酝酿(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2)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3)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后将秘密委员会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三)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评价与特点1.内容(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2)经济: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3)组织: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评价(1)进步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2)局限性: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3.特点(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第109页共109页,(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四)改革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考点】日本明治维新(一)历史背景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2.经济: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4.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二)维新内容1.政治(1)“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3)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2.经济(1)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2)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3)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4)“殖产兴业”: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3.文化: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进行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5.法制: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三)历史影响1.积极作用第109页共109页,(1)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2)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3)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4)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2.局限性(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2)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四)改革特点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比较全面。2.从改革方向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不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注重更新改造。3.从改革方式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4.从改革内容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考点】戊戌变法(一)变法背景1.社会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清政府统治危机: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基础(1)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著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3)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4)严复: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二)变法过程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2.准备(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2)保国会的成立: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第109页共109页,3.高潮——百日维新(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内容、意义、作用内容意义作用政治鼓励官民上书言事;改旧制,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教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军事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三)变法失败1.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2.失败原因(1)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3)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动群众。(4)国际环境方面,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四)历史意义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3.思想: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4.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6.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第109页共109页,(五)多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1.从时代背景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看,向西方学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3.从历史影响看: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六)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社会背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小农经济为主导,民族危机深重,顽固势力强大领导力量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主体明治新政府无实权的光绪帝具体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并强力推行发布大量改革上谕,但由于顽固派的反对,无法推行国际环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忙于侵略亚洲其他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中国成为列强的瓜分对象【考点】规律总结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2.改革的分类(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①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②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③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④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二、动因第109页共109页,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三、一般原因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四、结果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五、评价1.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规律性认识第109页共109页,(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4)分析改革成败的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的原因:时代趋势;国力基础;个人条件;重用人才。2.主要业绩(1)政治制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颁布《秦律》。(2)经济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3)拓疆、交通和文化: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3.功过评价(1)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3)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4)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出现盛世的原因(1)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唐太宗个人作用。(2)客观上:唐朝的经济繁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历史功绩(1)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2)法律:重视法制,颁行《唐律》,惩治贪赃枉法。(3)科举:完善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4)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延续均田制,轻徭薄赋。(5)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6)外交:鼓励贸易交流;尊重外来宗教;中朝、中日交往密切。第109页共109页,3.评价:“功大过小”,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面临问题: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尚未清除;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沙俄势力东进。2.重大举措(1)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2)收复台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3)三征噶尔丹,打击民族分裂势力。(4)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5)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评价(1)功绩: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2)过失: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时代潮流,为后来中国的落后埋下隐患。(四)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者的共同特征1.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基础;康熙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2.都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康熙帝设南书房。3.都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东西方的先哲(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历史地位: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并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2.主要思想(1)政治思想: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2)教育思想:在中国开私人办学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3.历史影响(1)孔子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2)儒家思想传播到亚洲各国,与西方文化并称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文化形态。(3)儒家文化对欧洲的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1.主要思想(1)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第109页共109页,(2)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3)强调法治。(4)注重教育:创立柏拉图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2.评价: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三)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1.相同点(1)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头的地位。(2)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仁”,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3)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4)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2.不同点(1)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2)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中外杰出的科学家(一)杰出的科学家人物活动地位精神李时珍编写了医药名著《本草纲目》其编著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救死扶伤,态度严谨,锲而不舍詹天佑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热爱祖国、不畏艰难、勇于创造李四光①创立地质力学②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③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牛顿①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②创“归纳—演绎”研究方法“近代科学之父”勤奋探索、勇攀高峰、追求科学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20世纪的科学伟人科学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真理、勤于思考、甘于奉献(二)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第109页共109页,1.个人品格: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这是古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动力,国家和社会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因。3.内外交流:内外交流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家取长补短,近代留学教育是内外交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科技较快地赶超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就。4.爱国思想:爱国精神是众多科学家最深厚的精神动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一因素的作用更大,更是调动科学家科技救国的强大动力。近现代的革命领袖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一)伦威尔1.主要活动(1)初露锋芒:早期反王权思想形成;初期议会活动。(2)铁骑军统帅:两次结束内战;处死查理一世;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远征爱尔兰,颁布《航海条例》,打败荷兰。(3)“护国主”与护国政体:军事独裁的开始;就任世袭护国主。2.评价(1)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2)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击溃王军主力,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贡献突出;共和国成立后,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3)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二)华盛顿1.主要事迹(1)领导独立: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组建大陆军并任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宣布独立;1783年,英国被迫正式承认美国独立。(2)开国立制: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任第一届美国总统。(3)确立国策:制定了许多开创性的政策;不当终身总统。2.评价(1)是美国开国元勋,在独立战争期间,身为大陆军总司令,功绩卓著。(2)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3)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两届总统期满后,坚决不再连任;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树立了范例。(4)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三)拿破仑1.主要活动第109页共109页,(1)军事起家:在土伦之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2)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发动“雾月政变”和称帝;颁布《拿破仑法典》;对外击败反法同盟。(3)从帝国皇帝到孤岛囚徒: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两次退位。2.评价(1)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2)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的危机。(3)颁布《拿破仑法典》,体现法律平等,严格规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4)不断发动对外征服战争,使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四)克伦威尔、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革命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法国大革命贡献赢得内战胜利;推动共和国立宪;巩固革命成果领导独立战争;建立共和国;从行动上捍卫民主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局限入侵爱尔兰、苏格兰;后期实行独裁统治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保留黑人奴隶制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发动侵略战争影响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亚洲觉醒的先驱(一)孙中山1.主要活动(1)辛亥革命前: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2)辛亥革命中: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辛亥革命后:发动“二次革命”、参加领导护国运动、发动两次护法运动。(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2.评价(1)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2)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3)他是领导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二)圣雄甘地1.主要活动第109页共109页,:早期政治斗争;宣传甘地主义思想;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和教派纷争。2.评价(1)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者,被尊为“圣雄”。(2)进步性: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3)局限性: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1.理论贡献(1)青年时代汲取了人类优秀理论与文明成果,在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晚年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年秋,《资本论》出版,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2.革命实践(1)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2)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他回国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3)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4)编写《资本论》。(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1.理论研究(1)1844年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二年春完成。真实地描述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了摆脱这种状况的出路。(2)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还在理论上全面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3)对于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一些新现象,做了深入研究和探讨。2.革命实践:在恩格斯的指导和帮助下,1889年7月在巴黎召开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会上成立第二国际,推动了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三)列宁1.主要活动(1)建党工作: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2)领导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109页共109页,(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4)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评价(1)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2)为俄国、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四)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1.主要活动(1)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中共一大;领导秋收起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领导长征;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亲赴重庆谈判;领导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晚年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2.评价(1)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2)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毫无争议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主要活动(1)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2)“文化大革命”后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4)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5)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6)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评价: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六)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1.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3.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威和经验。三、人物评价的常用方法1.历史的评价第109页共109页,把一定时期的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评价。任何人物的活动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我们要理清历史人物与其所处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要避免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古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2.辩证的评价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如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结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他的暴政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当然,在坚持“两点论”的还要坚持“重点论”,一般认为秦始皇是功大于过的。3.全面的评价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不能以某一方面代替整体;不能只看其优点、贡献就肯定一切,或者只看其缺点、错误而否定一切,而是要看其一生的全部活动和表现,把握主流,对其功过是非做出恰如其分的、全面的评价。4.实事求是的评价根据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避免标签式、脸谱化的评价。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重了民众负担,但从长远来看,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能因隋炀帝功不抵过而湮灭他特定方面的贡献。5.阶级分析法按照马列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都是为本阶级服务的。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看历史人物的出身,更要看历史人物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不能简单地唯成分论,见到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就全盘否定,见到属于农民阶级的历史人物就完全肯定。  四、人物评价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英雄与时势唯物史观认为“时势造英雄”。马克思曾:“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当然,我们坚持“时势造英雄”的也要承认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力。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也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关于“拿破仑夺取政权的偶然性与必然性”,恩格斯也有段经典的论述:“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2.英雄与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马克思说:“第109页共109页,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无论是英雄还是群众,只能在遵循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才能推动历史发展。4.客观效果第一,主观目的第二评价历史人物必须用实践的标准。有时,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并不一致,“好”的动机也可能会带来“坏”的后果。列宁:“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当动机与效果不一致时,客观效果才是评价的主要依据。当然,我们也不能“唯目的论”,对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也应该谴责。5.历史评价第一,道德评价第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主要看其措施或行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不能用封建正统道德观,更不能用现代的道德标准要求古人。邓小平:“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五、人物评价“见仁见智”的原因1.立场不同:评价者的政治立场、知识基础、价值取向、生活经验、主观情绪等。2.时代不同:特定时代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3.占有资料不同:人物经历的复杂性,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等。4.分析方法不同: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5.现实政治的需要。6.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等。【考点】战争与和平【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背景1.时代背景:20世纪初的世界已经基本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2.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3.重要原因(1)法德、英德、俄奥三大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2)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大战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4.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二)经过阶段时间主要战役(事件)影响爆发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爆发的导火线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第109页共109页,第二阶段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对德宣战,苏俄退出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同盟国相继投降,一战结束(三)性质1.帝国主义战争(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2)在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分赃过程中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3)两大军事侵略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非正义战争(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2)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3)从战争的结果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巴黎和会的召开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与掠夺。(四)影响1.经济方面: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一战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将整个国家经济纳入了战争的轨道,战争迫使政府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对经济进行干预,促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2.政治方面:改变了世界格局。(1)促成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2)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了动摇,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战败瓦解,英法等国受到重创。(3)美日等国乘机迅速崛起。(4)被压迫民族觉醒,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冲击了世界殖民体系。3.科技方面:一战成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催化剂。(1)一战前,发明不久的飞艇、飞机等在战争中受到重视,一战后很快向民用方面推广。一战中汽车的机动性被人们重视,逐渐代替马车成为陆上主要交通工具。(2)战争还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及生产流程和管理的不断改进。4.思想观念: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战引起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情绪的高涨,同时也使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五)人类在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1.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出现了英、法、美、德等几个世界性大国。第109页共109页,3.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19世纪下半期,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殖民帝国,从而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4.对殖民地的争夺中英德矛盾最为尖锐,德国首先构筑同盟体系对付英法,从而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重兵对峙的局面。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世界大战提供了技术基础。【考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建立背景1.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的对比。2.战胜国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协调各种矛盾。(二)凡尔赛体系1.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2.内容: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3.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4.影响(1)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2)使欧洲和西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欧洲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3)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4)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三)华盛顿体系1.建立: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筑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2.影响(1)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2)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的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3)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4)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受害者。(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1.经济: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帝国主义由遏制德国转向扶植德国。2.政治:《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3.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使20世纪出现了暂时的和平。(五)国际联盟1.背景第109页共109页,(1)一战后期,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计划”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2)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国联盟约。2.成立:1920年初,国联正式成立。3.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秘书处。4.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5.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6.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7.活动(1)恢复战后欧洲经济。(2)1924年缔结了《日内瓦议定书》。(3)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进行调查,宣布日本为侵略国,却要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4)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却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8.评价(1)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对法西斯侵略姑息纵容,未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六)《非战公约》的签订1.时间:1928年8月。2.创始国及签订:美、德、法等15国在巴黎签订《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3.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4.评价(1)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2)第一次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有一定进步意义。(3)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七)凡尔赛体系脆弱性、不稳定性的原因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决定,一旦新的力量对比出现,建立在旧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国际格局就必将被打破。2.凡尔赛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更加激化了固有的矛盾,甚至孕育了新的矛盾。(1)和约对战败国惩罚性的掠夺必然会激化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法、德之间。(2)对弱小国家的任意宰割,也必然会激化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3)巴黎和会策划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成为反苏战争司令部,导致两大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与仇视。(4)分赃不均导致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未来更大冲突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八)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比较1.不同点第109页共109页,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背景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美、日为争夺在亚太地区的霸权,矛盾尖锐;美、日、英三国开展海军军备竞赛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矛盾内容签订《凡尔赛和约》;签订对奥、保、匈、土和约;讨论建立国际联盟问题《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结果形成凡尔赛体系形成华盛顿体系2.相同点: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均由少数大国操纵;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都暂时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一)背景1.根源: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具体原因(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诱因。(2)经济危机是加速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3)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是二战的罪魁祸首。(4)绥靖政策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5)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二)进程1.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2.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3.转折: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4.胜利:1943~1945年,意、德、日先后投降。(三)影响1.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2.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3.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4.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5.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四)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和实质第109页共109页,1.原因(1)英、法等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因一战而大大削弱,不愿与法西斯国家正面交锋。(2)一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英、法等国国内兴起了不惜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3)英、法等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本能仇恨和对弱小国家的蔑视。(4)希特勒制造了一种反苏反共的假象,迷惑了英、法等国。2.实质:损人害己、姑息纵容。(五)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1)战争的正义性。战争的性质关系到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中、美、英、苏等同盟国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旨在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正义的。(2)团结就是力量。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力量的形成和发展却需要团结。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依靠团结形成的强大力量。(3)战略指导正确。战争在几个战场同时展开和进行,如何避免两线作战,实施正确的战略指导是一个突出的问题。(4)战争动员有力。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时间持久、消耗巨大的战争,战争的胜利依赖于雄厚的物质基础,通过战争动员调动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2.启示(1)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也给侵略国人民带来灾难,战争就是灾难,我们必须反对军国主义的复活,捍卫世界和平,决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2)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为了应对人类发展的共同挑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团结奋斗。(3)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前进的最伟大动力。(六)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1.相同点(1)根源: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引起的。(2)影响:都导致西欧国家的衰落,都壮大了美国实力,都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都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2.不同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形式战前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战争很快全面爆发先经历局部战争,后来由于西方大国的绥靖纵容和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侵略,终于演变为世界战争责任战争责任由交战双方共同承担第109页共109页,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挑起战争,责任由其承担对战败国处理战胜国把战争责任推到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的惩罚,未追究战争中的个人责任处理战败国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实行非军事化,在战败国建立民主体制,追究个人责任和审判战犯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一)美苏冷战1.原因(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为冷战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美苏均势局面的形成: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英、法等欧洲传统强国元气大伤;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加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美苏渐成均势格局。(3)矛盾激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冷战。2.表现(1)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苏联:政治上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组建华约组织。3.特点(1)二战后美苏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2)在美苏双方争夺重点地区未见热战,局部热战并未避免。4.影响(1)美苏冷战,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2)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国家地区局部冲突争端不断。(3)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20世纪80年代的美苏关系1.变化(1)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新“遏制”政策,主张“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施加压力。(2)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3)结果:1987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及1985~1988年的43个双边协议。2.特点:战略优势转向美方,苏联外交战略逐渐收缩。(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第109页共109页,1.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美苏争霸是世界不安宁的根源,美苏争霸的历史教训沉痛,世界人民必须永远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必然是损人又害己。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投入巨额军费开支,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苏联经济形势的恶化是其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3.美苏争霸,使人类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但高科技的威力使美苏双方都不敢轻易发动世界大战和核战争,只能实行核威慑。4.美苏都企图把自己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及其价值观强加到别国社会之上,并要推广到全世界。我们必须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5.综合国力的强弱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美苏争霸,互有攻守,当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强大的时候,在争霸中就处于攻势,反之,经济发展衰退,在争霸中就会处于守势,即劣势。(四)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1.宗旨(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2)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强普遍和平等。2.作用时期国际形势历史作用及评价1945年到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美苏成为超级大国,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开始“冷战”;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积极作用:自1948年开始进行维和行动;进行原子能管制和裁军;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消极作用:成立之初被美国控制,通过出兵朝鲜的决议;成为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和政治斗争的场所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20世纪80年代一大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使美国对联合国的控制逐步减弱推动非殖民化;展开人道主义援助;解决难民问题;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等。联合国不再是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日益成为发展中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希望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防止局部武装冲突;裁军和防止核扩散;在推动地区性和平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五)联合国与国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原因1.不同作用:国际联盟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战;而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原因(1)建立基础不同。国联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及殖民地的产物;而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第109页共109页,(2)组织方式不同。国联排除了苏俄等国,被帝国主义大国操纵;联合国则具有广泛性,容纳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3)国际形势不同。一战后各国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但大都以失败告终;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拉第三世界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考点】局部战争(一)朝鲜战争1.背景:朝鲜南北对立;美国的霸权政策。2.概况: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初期朝鲜人民军队控制了南部90%以上的地区;美军仁川登陆,占领平壤;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1年开始停战谈判;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3.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局部战争。(2)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正义、反对强权的精神,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3)朝鲜战争结束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二)越南战争1.背景(1)法国侵略越南,《日内瓦协议》签订,南北分裂。(2)美国干涉越南内战。2.过程:特种战争(20世纪60年代初)——局部战争(1964年)——转折(1968年)——停战协定(1973年)。3.结果:1973年在巴黎签署停战协定;1975年越南实现了统一。4.影响(1)迫使美国不得不改变其对外战略。(2)越南结束了分裂局面,实现了统一。(三)中东地区的冲突与和平1.中东问题的由来(1)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素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2)中东地区是一个民族分布比较复杂的地区,宗教矛盾复杂。(3)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是阿以冲突存在的关键。2.复杂性的原因(1)历史因素:长期的民族矛盾、宗教信仰、领土、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等。(2)现实因素:联大分治决议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国际力量介入,分别支持一方。(3)关键因素:对同一块领土都提出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战争造成部分领土主权和占有权的分离。3.艰巨性的原因第109页共109页,(1)中东问题有其复杂深刻的历史根源。(2)阿以双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存在的严重分歧是其症结。(3)外部势力的插足,是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4)阿拉伯国家内部不团结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5)联合国受大国摆布,举棋不定,缺乏控制力。4.历次中东战争(1)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1948~1949年,阿拉伯国家失败,引起新的领土纷争。(2)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英、法、以联合进攻埃及。结果英、法、以先后撤军。(3)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7年,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叙利亚的大片领土,在联合国干预下,战争进行了6天即告结束。(4)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1973年,埃及、叙利亚为了收复失地同以色列交战,收回了部分失地。5.中东和平进程(1)背景:前四次中东战争并不能解决双方的矛盾。(2)序曲:埃以和解和“戴维营协议”。(3)存在的问题:耶路撒冷地区的归属问题;犹太人的定居点问题。(四)两伊战争1.原因:领土纠纷;宗教矛盾;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2.过程与结果:1980年9月爆发至1988年实现停火。3.影响:给双方造成了巨大损失;造成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分裂;给美苏插手该地区创造了条件。(五)海湾战争1.原因:边界纠纷;油田之争;地区争霸;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后,中东地区局势动荡。2.过程与结果:1990年8月爆发,1991年2月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的决议,战争结束。3.阻止伊拉克侵略的努力:联合国、美国。4.特点:一场高科技战争;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局部战争。(一)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1.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2.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3.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4.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走向缓和。(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1.谋求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考点】。2.二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成为世界潮流。第109页共109页,3.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努力改变现状。(三)和平与发展的关系1.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3.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四)“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20世纪,整个世界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各国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2.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频繁的局部战争的影响。3.各国发展经济的需要。4.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5.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需要。(五)当今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1.政治: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将有效制约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制止战争。2.经济: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发展,促进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发展中国家致力于经济建设的需求。3.思想: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人类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平与人道主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1.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3)面临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4)在战争还没有消失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5)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正是这种从至今最惨烈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制了二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今天,以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第109页共109页,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一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二战的道路曲折得多。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二战后的7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二、对战争的分析认识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1.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2.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3.战争的胜负: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4.战争的影响: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三、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1)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信仰或领土、边界纠纷。其中有一些矛盾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矛盾和纠纷开始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2)从现实情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2.教训(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第109页共109页,四、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的原因(1)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上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2)直接原因:①在朝鲜,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②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3)结果:①中国和苏联在这两场战争中,都给予朝鲜、越南人民以大力支持。②美国在这两场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表明:称霸世界的政策不得人心;侵略他国,干预他国内政是行不通的。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局部战争的原因(1)地区资源及其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大国插手、干涉别国内政。(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矛盾和冲突。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关系变化对局部战争的影响(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2)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失,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典型史料】对于战争,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德军参谋总长毛奇认为:“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中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苴则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典型史料】1995年,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还是我们的领袖,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可是直到今天,在世界许多地方,我们仍然在重复着类似的错误。”(1)中毛奇与司马穰苴不同的战争观做简要归纳与点评。第109页共109页,(2)麦克纳马拉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仍重复着类似的错误”产生的原因。【案】(1)毛奇认为:战争揭示人类的高尚品德;战争能消除人类的自私自利;战争能重新安排世界秩序。点评:这是美化战争,宣扬军国主义的错误观点。司马穰苴认为:战争不是治国正途,只是权宜之举;“以战止战”的战争才是正义的战争;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点评:这比较客观中肯地看清了战争的本质。(2)观点:反对美国用自己的理想和制度去改造别国,发动干涉战争(或人权干预战争)。原因:冷战后美国仍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单极世界。2.【典型史料】战争之初,中国政府宣布了中立的立场。但此后协约国在争取盟邦的斗争中,曾敦促中国参战,日本却竭力阻挠。日本阻挠的原因是,惧怕中国在战后的和会上,以战胜国资格收回山东的权利。1919年4月30日,威尔逊(美)、劳合·乔治(英)和克里孟梭(法)举行“三巨头”会议,最后一次讨论山东问题,日本代表被邀出席,中国代表团被摒除在外。会议决定把日本继承在山东的权益的要求写入对德和约。——董继民、董俊霞《论一战外交与中国》【典型史料】1943年3月,罗斯福会见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时坚持“在解决世界问题时,需要把中国和其他世界强国联合在一起”。尽管英国当局持否定观点,但还是和美国一道同国民政府签署了新条约,正式废除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美、英、苏三国均表示保证中国作为将建立的新联合国组织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国际地位的不同。(2)概括造成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地位不同的原因。(11分)【案】(1)不同: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受到战败国的待遇;二战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2)原因:一战时,中国参战时间较晚,对一战的进程和结局影响有限;受日本压力的影响。二战时,中国战场是开辟最早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第109页共109页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2022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专项练习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具体步骤与技巧复习指南(实用!)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环境保护 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2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总复习训练11.4抽样方法与总体分布的估计专题检测(带解析) 2022新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总复习训练11.1随机事件、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专题检测(带解析) 2022高考生物(山东版)一轮总复习专题26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专题检测(有解析)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