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qqbaobao网)
我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 同步练习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中复习:第1-5单元共5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2021-12-059.99元 47页 677.35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版权声明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qqbaobao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开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2.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见下图)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A.经济繁荣B.国家统一C.文化统一D.百姓安居乐业3.秦王朝最后出现了“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的局面。其最主要原因是(  )A.修筑长城B.焚书坑儒C.残暴统治D.秦律严酷4.秦朝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轮”。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有(  )A.建立了秦朝君主专制统治B.导致秦朝的统治暴虐而亡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D.便利了分封制度的推行5.秦末,“天下苦秦久矣”,但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各地的表现不同: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人,其次是齐和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由此可知(  )A.秦王朝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统合B.东方六国受暴政的摧残更严重C.关中秦地的政治经济优势明显D.郡县制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6.春秋战国时期,使“深耕易耨”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殖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铁器的广泛使用B.牛耕方式的普及C.青铜铸造技术成熟D.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第47页共47页,7.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钻孔石斧B.骨耜C.铁犁铧D.(青)铜铲8.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9.有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的产生,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度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宰相制度10.秦长城西到临洮,由此可推断秦朝的疆域最西已经到达我国现在的(  )A.青海省B.甘肃省C.山西省D.四川省1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扬德治;孟子游说诸侯,推行仁政;墨子聚众讲学,抨击暴政;韩非著书立说,推崇“刑名”;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顺应变革潮流厚古薄今B.铲除周制弊端加强集权C.辅佐各国诸侯富国强兵D.出谋划策改善君王统治12.秦朝建立后,始皇下令“坏诸侯之城”,拆除各国的旧城郭,掘通壅河自利的堤防,平夷便于据守的险阻。以上做法的目的是()A.消除割据势力B.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推动国家统一D.巩固中央集权统治13.西晋傅咸说:“夫其为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14.自启继承禹的王位始,王位世袭制下的政治权力交接方式发生改变,即以血缘亲疏为基础,王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据此可知,王位世袭制(  )A.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发展B.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发展C.与宗法血缘的关系密切D.避免了王位传承中的夺权现象15.春秋时有人询问子贡,孔子的门生为什么那么庞杂。子贡说:“君子身心端正,来求学的人都不拒绝,想离去的也不阻止。就像良医的门前多病人,矫形器的旁边多弯曲的木头一样,所以夫子的弟子才这么杂。”这反映出孔子(  )A.倡导经世致用学风B.注重学生全面发展C.创新教育管理制度D.践行平等教育理念第47页共47页,1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17.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18.“朕统六国,天下归一”。下列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①采取“远交近攻策略” ②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指(  )A.结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B.结束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颁布“推恩令”,解决封国问题20.“史料实证”能力是高中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图是出土于湖南的东汉豪强大族的住宅模型。院落平面呈方形,具有封闭性,墙上及屋顶有眺望口,可以站立手持武器的家丁,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根据图片中的模型,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豪强大族割据叛乱B.东汉政局稳定,经济发达,设置西域都护府C.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D.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陈胜,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少年时为人做雇工,吴广,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屯长(戍边军中的领队)”。第47页共47页,刘邦,丰邑(今江苏丰县)人,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项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世代为楚将,陈胜、吴广起义后,和他的叔叔项梁杀死会稽郡守,响应起义。材料二 (李斯)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自陈胜起事到秦亡,起义军始终被称为“关东盗”,关中地区未曾燃起一星反抗的火花。——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根据材料一,分析刘邦和项羽在身份上与陈胜、吴广有什么不同。项梁和项羽为何会响应陈胜、吴广起义?(2)材料二中李斯建议焚烧除秦之外六国之书的目的是什么?(3)依据材料三概括秦末农民战争在地域上的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它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怎样的基本史实?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的“封建领主制”是我国古代什么政治制度?“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指哪一政权?23.历代王朝的商业政策蕴含着一以贯之的经济思想,也会因时代变化而作出调整。阅读下列材料:第47页共47页,材料一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但文、景时期,抑商政策中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的规定一直未取消。材料二 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文帝“惠商”政策的做法和成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国至汉文帝统治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2)根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抑商”和“惠商”的关系。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据《论语》《孟子》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韩非子》材料三 董仲舒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第47页共47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解析】由材料可知,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未称呼对方为“戎”“夷”,说明华夷之辨的意识已经形成,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故选B项。材料并未体现出国家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血缘纽带作用,D项错误。2.B【解析】小篆是秦朝统一后的通用字体,“海内皆臣”说明四海之内都臣服,体现出的是秦朝国家统一的信息,故B项正确;材料中秦砖上的字显然是在歌颂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不是经济繁荣的体现,故A项错误;小篆是通用字体,不能说明文化上统一,故C项错误;秦朝的百姓赋税沉重,并不是安居乐业,故D项错误。3.C 【解析】秦始皇的残暴统治,直接把人民驱逐到了他的对立面,最终导致王朝的灭亡。“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残暴统治,故选C项。4.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注意审题,强调的是对以后历史的影响)。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巩固了”秦朝的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建立了”秦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并且不是对以后历史产生的影响,故A项错误。统一措施并不会导致秦朝暴政,故B项错误。秦朝统一后,废分封,实行郡县制,D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项。5.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分裂割据造成了各国狭隘的国家民族认同观念,秦统一后也并未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因此与秦距离最远、文化和社会心理差异最大的南方楚地反秦最激烈,秦直接统治下的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故选A项。6.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使“深耕易耨”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殖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故选A项。7.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北京人使用钻孔石斧,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骨耜,商朝是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器,故选C项。8.B9.C【解析】根据材料“最高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制度是秦朝首创,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最高目标,故C项正确。10.B第47页共47页,【解析】临洮在今甘肃省,故选B项。11.D【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思想家纷纷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为君王统治出谋划策,故D项正确。A项中“厚古薄今”说法错误;孔子维护周礼,故B项错误;C项中“辅佐”说法错误。12.D13.A 【解析】题干中“含章蕴藻,实好斯文”述及的是纸张的功用,“取彼之弊,以为此新”述及的是造纸的物美价廉,据此可知相关发明是造纸术,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14.C 【解析】王位世袭制以血缘亲疏为基础,说明世袭制与宗法血缘的关系密切,故C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世袭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家的稳定发展问题,排除A项;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进步的表现,排除B项;嫡长子继承制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王位传承中的夺权现象,但是不能避免,排除D项。15.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正视现实生活中人的差异,进而在教育中推行不分等级的自由平等的教育思想,故选D项。16.D 【解析】材料强调直与屈、巧与拙、静与躁、寒与热等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符合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故D项正确。17.B【解析】材料“君子喻于义”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说明孔子强调道德,鄙视无道德的富贵,故选B项。材料主要论述的是道德,不是等级,排除A项;孔子否定的是无道德的富贵,不是认同贫富分化,也不是反对追求富裕,故排除C、D两项。18.A【解析】根据材料“朕统六国,天下归一”可知,①②③正确;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现,④错误。故选A项。19.C【解析】材料“文化上结束战国”是指在文化层面上改变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在汉武帝时期,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此后,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是文化层面,排除。20.D【解析】东汉时,随着土地兼并的日趋剧烈和农民的大量破产,豪强地主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阶级矛盾尖锐,东汉豪强地主为维护其地位往往将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不能体现,均排除。第47页共47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不同:陈胜、吴广是农民,刘邦是基层官吏,项羽是旧贵族。原因:项梁和项羽是楚国旧贵族,对秦怀有仇恨。(2)消灭六国文化,厉行文化专制,钳制思想,巩固统一。(3)特点:都发生在关东地区,关中地区未发生反秦斗争。原因:秦灭六国后,用自己相对落后的秦文化兼并和统一先进的六国文化,激起了六国民众和贵族的强烈不满,导致了关东地区反秦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的第一段可知陈胜、吴广是农民,据第二段可知刘邦是基层官吏,据第三段可知项羽是旧贵族;第二小问,据第三段可知项梁、项羽为楚国旧贵族,对秦怀有仇恨。第(2)问,据所学可知,李斯建议焚书的目的是文化专制,巩固统一。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直接得出;第二小问,主要从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冲突的角度进行分析。22.(1)史实:战国时期已经采用牛耕,使用铁器。 措施: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2)分封制;秦朝。23.(1)做法:取消关卡和禁令(允许自由经商)。成效: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得到改善。目的:巩固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后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压抑经济活力)。(2)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3)抑商是基本的经济政策;惠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在某些时期同时存在抑商政策和惠商政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回答做法;根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概括成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重农抑商政策的目的及影响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概括。第(3)问,要紧紧围绕重农抑商政策和古代农业社会回答。可分为长期政策和阶段性政策来回答;也可以从促进与阻碍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还可以从互补的角度回答。24.(1)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第47页共47页,(2)特点: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成败: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3)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3分,任意三点即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相同方面,由材料一“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可得出,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不同方面,由材料一“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尊新王”“万乘之国行仁政”可得出,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第二小问,结合孔子和孟子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强调法、术、势的作用;由材料二“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可得出,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由材料二“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可得出,宣扬君权至上。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治、国家统一等方面归纳成功之处,从暴政而亡说明其不足之处。第(3)问,可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和对后世影响深远等方面归纳。第47页共47页,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这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基本理念”是(  )A.文官制度B.公平公正C.品德为主D.分科考试2.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交易突破坊市限制B.均田农户负担沉重C.民族交融程度加深D.戏曲艺术逐渐成熟3.唐朝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体现在(  )A.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B.税收主要依据由人丁转向资产C.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居民大量地迁移到南方,这主要是因为(  )A.北方战乱频仍B.北方瘟疫肆虐C.北方灾荒严重D.南方经济发达5.唐初,“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太宗深察其弊,故设立(  )A.内朝B.枢密院C.外朝D.政事堂6.北朝时均田法令规定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到了隋代奴婢授田受到限制,耕牛授田逐步取消,唐代则奴婢及耕牛均不得授田,妇女也不得授田。这从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  )A.奴婢现象已经不复存在B.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初步形成C.儒学复兴影响均田法令D.人口增加政府田亩不足分配7.北魏至隋唐实行均田制,“均田”是指(  )A.按全国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C.对广大农民平均分配土地D.不侵犯地主阶级的土地8.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的结果是(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第47页共47页,B.西晋结束东晋开始C.结束了北方门阀制度D.形成军阀混战局面9.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王氏家族代表着魏晋时期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的社会阶层是(  )A.封爵领将B.士族门阀C.节度使D.外戚势力10.下图是西晋末年形势图,这幅图的名称应是(  )A.西晋短命而亡B.十六国的建立C.少数民族内迁D.匈奴取代西晋11.美国学者薛爱华著有《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朝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宦官专权影响君主专制B.朋党之争削弱了相权C.藩镇割据影响地方稳定D.民族矛盾逐渐尖锐化12.现存北魏孝文帝的诏书中,北魏往往自称“中夏”,同时把南齐称为“南夏”。这说明北魏统治者(  )A.追求国家统一B.促进民族交融C.认同华夏文明D.改革鲜卑旧制13.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A.张骞出使西域B.昭君出塞C.文成公主进藏D.玄奘西游14.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第47页共47页,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国家统治15.自西晋至南朝,或设丞相,或设司徒,废置不一,但若要总揽朝政大权,必须加有“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否则只是赠官,并无实权。据此可知,三省体制形成的过程中,最初握有实权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司徒16.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实行两税法。其中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据此可推知,唐代两税制改革(  )A.承认了土地兼并现实B.导致藩镇割据形成C.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D.加重了农民的负担17.在黄巢起义的打击下,唐朝各地文臣出身的节度使或是纷纷被杀,或是狼狈逃亡,取而代之的或是地方武人,或是朝廷任命的武将,从而造成“天下诸侯,半出群盗,强弱相嗟……国法莫能制”的局面。这反映出黄巢起义(  )A.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B.促使节度使职权的进一步扩大C.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D.削弱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能力18.假设在唐太宗时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请问它的修建需要中央政府如何运转(  )A.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9.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反映了北方民族妇女的特色;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  )A.文学创作受民族交融影响B.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概C.民族交融的趋势开始出现D.儒家思想观念受到了佛道挑战20.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竞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在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  )A.“三教合归儒”现象出现B.儒家思想遭到冲击C.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D.道家思想成为正统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47页共47页,材料 《贞观政要》是唐朝史学家吴兢编著的一部政论性专史,作者吴兢(670~749年),生活在高宗、武后、玄宗年代。《贞观政要》共有十卷,分为四十篇,书中主要记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龄等四十几位大臣之间就治国施政等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道德修养、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一幅贞观年间政治上的《清明上河图》。以下是《贞观政要》目录摘编:第一篇 君道  第三篇 任贤  第四篇 求谏第五篇 纳谏第七篇 择官第十八篇 俭约第二十五篇 奢纵 第三十篇 务农第三十一篇 刑法 第三十二篇 赦令(1)判断《贞观政要》对研究唐代贞观年间历史的史料价值。(2)如果你是生活在贞观年间的唐朝大臣,请向唐太宗就“为君之道”提出至少四条合理建议。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每丁每年纳租粟二石,调随乡土所出,每丁纳绢二丈、绵二两,或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如遭灾害减免租调。以庸代役,不再有年龄限制。——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两税法实行后不久,唐德宗一行在郊外打猎,问一户农民生活快乐吗。农民说:“不快乐”。因为“诏令没有信用,先前宣布两税以外没有其他赋役,现在额外的征发比正税还多。后来又说按价收购粮食,实际上一钱不给。起初说收购的粮食就近交纳,现在要百姓送到京西行营,唉,就是倾家荡产也交不完皇粮国税啊!”(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初期的赋税制度。(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两税”的内涵。(3)根据材料二,指出两税法没能减轻农民负担的原因。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唐代文明是否兼收并蓄,有如下评价:唐代的社会和文化吸收此前数百年间的历史遗产,能够兼容并包地摄取外来的各种文化营养。——摘编自[美]杜希德、芮沃寿《唐朝的概观》尽管在宗教、艺术、器物等方面,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中亚、西亚等文明,对于唐代的习俗、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但是唐代的官职、兵制、刑法、赋役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先前的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的改变。——摘编自张广达《唐代的中外文化汇聚与第47页共47页,晚清的中外文化冲突》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是要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开放趋势与保守倾向并存。——摘编自邓小南《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开放”与“保守”自行拟定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载:“武德(唐高祖年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三公地位高,无实权,实际上是荣誉职务。六省中的尚书、门下、中书是朝廷机关,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其中尚书省系执行机关,政务繁多,故又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管理有关事务,这些部门在政权机构中所起的作用最大。——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根据材料,围绕制度设计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 【解析】据所学科举考试依靠才学选拔官吏,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基本理念,公平公正的理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故选B项;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秦汉,排除A项;科举依靠才学不是品德,排除C项;分科考试是科举选拔方式不是理念,排除D项。2.B 第47页共47页,【解析】据材料可看出木兰不仅要替父从军,还要自备武装,可知当时均田农户负担较重,故选B项;宋代突破了坊市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木兰代父从军,购买武器装备,据此信息无法得出当时民族融合程度如何,排除C项;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走向成熟,排除D项。3.B 【解析】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开始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为征税依据,故选B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不是两税法的主要特征,排除A项;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的是清代的摊丁入亩,排除C项;D项是两税法的结果,排除。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争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迁到南方,故A正确;北民南迁的原因是北方的战乱,不是北方的瘟疫和灾荒,故B、C两项错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比南方发达,故D项错误。5.D 【解析】材料“日有争论,纷纭不决”说明中书省、门下省两个部门在政令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提高办事效率,唐朝设置政事堂,作为议事的场所,故D项正确。6.D【解析】隋唐时期,奴婢现象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儒学复兴是在宋代,故C项错误;北朝时战乱,有些无主荒地无人耕种,所以奴婢和耕牛均可授田,而到了隋唐,国家统一,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严重,故D项正确。7.B8.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永嘉之乱后,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其结果是西晋灭亡,东晋开始,B项正确。洛阳成为废墟,北方分裂战乱的情况下,遭受打击的更多的是普通民众,A、C两项错误;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腐朽的豪族并没有促成军阀割据,而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国家进入东晋十六国对峙的局面,D项错误。9.B10.C11.C 第47页共47页,【解析】根据材料“‘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可知,中外文化交流中断是由于陆上丝路的中断,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导致的藩镇割据,使得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路上丝绸之路中断,故选C项;A、B两项表述与材料内容无关,均排除;根据所学可知,导致中外文化交流中断这一变化的原因是藩镇割据导致的地方不稳定,民族矛盾尖锐化不是直接原因,排除D项。12.C 【解析】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后其自称“中夏”,把南方的汉族政权称为“南夏”,说明在北魏统治者看来,鲜卑族也是华夏族一员,故选C项。13.C14.D【解析】根据材料“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可知,科举制度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材料与中外交流、南北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的融合无关,故排除A、B、C三项。15.A【解析】必须加有“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意在强调尚书省最初是拥有实权的,故选A项。16.A【解析】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说明唐代两税法承认了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实质上承认了土地兼并现实,故选A项。两税法赋税制度的改革与唐代藩镇割据形成无关,排除B项;税法赋税制度的改革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无关,排除C项;两税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排除D项。17.D【解析】根据“天下诸侯,半出群盗,强弱相嗟……国法莫能制”可知,黄巢起义造成地方势力增强,削弱了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能力,故选D项。并非黄巢起义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节度使职权的扩大,排除B项;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排除C项。18.C【解析】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起草诏令)、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工部主要负责各项工程建设等,C项正确。19.A【解析】材料“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交融并用,故《木兰辞》创作受民族交融影响,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概,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民族交融的趋势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20.B【解析】魏晋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外来佛教思想和本地道家思想的冲击,“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说明道教思想盛行,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故B项正确。A项在隋朝时出现,排除;当时主流思想和信仰仍然是儒家思想,C项错误;古代正统思想仍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第47页共47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史料价值:《贞观政要》是唐朝贞观年间之后唐朝人吴兢留下的文献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对研究唐朝贞观之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2)建议一:注重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心存百姓”、勤政爱民的有道明君。建议二:广泛听取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建议三:吸取隋朝灭亡的深刻教训,做到居安思危,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建议四:广兴科举,任人唯贤,不问门第、职位和从政时间的长短。所谓“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解析】第(1)问,判断史料的价值先从史料本身入手,再进行评价。据材料“《贞观政要》是唐朝史学家吴兢编著的一部政论性专史,作者吴兢(670~749年),生活在高宗、武后、玄宗年代”可知,《贞观政要》为唐朝贞观年间之后唐朝人吴兢留下的文献史料,属于二手史料,但作者生活时代与贞观年间相去无几,对研究唐朝贞观之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第(2)问,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探究能力,《贞观政要》是一部治国施政的方案集合,可结合材料目录中的篇目内容进行思考探讨。据材料,《贞观政要》篇目内容包括:“君道”强调君主的个人修养;“任贤”“择官”主张君主应任人唯贤,加强吏治;“求谏”“纳谏”强调君主应广开言路,采纳各方建议;“俭约”“奢纵”强调为政要戒奢纵,提倡俭约;“务农”说明政府应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以民为本;“刑法”强调治理国家要依法治国,公正法治;“赦令”说明治国理政要赏罚分明,强调公平。22.(1)租庸调制。(2)改变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以土地资产为主按夏、秋两次征税。(3)封建政权制定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总是以维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为目的,而不以重视民生为目的。(或古代中央政权的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政权)【解析】第(1)(2)(3)问都是比较基础的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即可。23.示例一:论题: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多元。阐述: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思想)唐朝风气开放,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习俗、生活、宗教、器物)中外交流频繁,吸收了印度、中亚、西亚的宗教、艺术,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歌舞剧《霓裳羽衣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丰富了人民的生活。示例二:论题:唐朝文化是保守的。第47页共47页,阐述:唐代的官职(三省六部制)、兵制、刑法(《唐律》)、土地和赋役(均田制、租庸调制)等主要制度都渊源于先前的王朝,并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发生重大的改变,政治制度、伦理文化都没有发生改变。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统治)。【解析】本题目可以自主选择两个论题,即“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多元”与“唐朝文化是保守的”。“唐文化兼收并蓄,开放多元”这一论题,可以从唐代文明能够兼收并蓄的原因以及能够体现其兼收并蓄的史实来阐述。“唐朝文化是保守的”这一论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写出能够体现其文明保守的史实;第二,如何评价唐朝文明的这一保守,当时的兼收并蓄,是为了追求大一统的极致,在差异中求一统,而非真正鼓励多元化的发展。24.示例一:论题:三省六部制下体现了一定的分权与制衡。阐述: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掌决策、审批和行政职能,相权一分为三,体现分化事权;三省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和监督,体现了相互制衡;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以皇权政治为中心,三省长官均对皇帝负责并在一定程度上节制君权。(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论题:三省六部制促使君主集权体制完善。阐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决策、审批和行政职能,三省分工与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有利于减少统治者的决策失误;以皇权政治为中心,有利于加强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相权,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走向完善。(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所给材料提取观点,由材料中“六省中的尚书、门下、中书是朝廷机关,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的信息,从“三省六部制下体现了一定的分权与制衡”或者“三省六部制促使君主集权体制完善”再或者“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与意义”方面拟定论题;论证结合材料中关于三省六部制度的信息以及所学围绕观点进行论证即可。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第47页共47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最终完成于(  )A.隋唐时期B.两宋时期C.五代十国D.明清时期2.北宋诗人苏轼在一首诗中写道:“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诗中的山中遗宝指的是(  )A.木柴B.煤C.石油D.铁矿3.元朝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下列关于元朝对边疆的管理对应正确的是(  )A.西域——辽阳行省B.台湾——澎湖巡检司C.吐蕃——宣慰司D.东北——岭北行省4.宋代的海外贸易在唐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港口陆续增多,进出口商品数量和品种大为增加,而且对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影响也远远超过前代。其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积极的贸易政策C.科学技术的进步D.商人地位的提高5.“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修筑长城D.开发江南6.俗语说文史不分家,要学好历史,可以借助文献来了解历史情况。据《鸡肋篇》记载:“昔汴都数百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经济情况(  )A.宋代B.元代C.汉代D.唐代7.学习历史需要归纳比较。在学习宋辽、宋夏之间“议和”后归纳总结其共同点,其中不能入选的是(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B.宋朝都要缴纳岁币或岁赐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8.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想(  )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9.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第47页共47页,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仁”的学说C.三教合一思想D.“存天理,灭人欲”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伦理道德规范D.封建迷信思想11.蒙古统治者于1233年在燕京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义贞。此事实反映了(  )A.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B.蒙元时期儒学居于独尊地位C.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D.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原文化12.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表明元代(  )A.坚持中央集权制原则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C.给予了地方部分权力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13.《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客观上有利于(  )A.行省制度的推行B.民族的平等交流C.丝绸之路的复兴D.西欧城市的兴起14.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B.宣政院C.台湾府D.广州十三行15.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B.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C.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高D.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16.明人吴讷说:“元世祖初克江南,畸人逸士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元贞、大德以后稍出。”另有诗云:“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上述现象反映了(  )A.江南文人政见因时局而改观B.元代社会矛盾日趋尖锐C.国家统一推动了科举制发展D.科举取士制度趋于完善第47页共47页,17.王安石遇一老妪,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这反映了新法(  )A.触犯官僚集团利益B.用人不当官吏扰民C.力图保障农民利益D.急功近利急于求成18.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19.西夏常以马匹和盐通过边境互市换取北宋的谷物和茶,并铸造有汉文“天授通宝”的钱币;金后期出现我国货币史上第一次铸造法定计数的银币。材料主要反映了(  )A.互通有无活跃商业市场B.经济交流缓和民族关系C.汉文化在边境广泛传播D.少数民族商业发展面貌20.13世纪后半期,“汗八里”成为影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汗八里”可能是指中国的(  )A.开封B.临安C.大都D.长安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元朝史学家揭傒斯说,“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元史·明宗纪》也称行省为“方面之寄”。合而论之,即在传统的郡县制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把行省当做分寄与集权的枢纽,既有所分寄,又立足于集权。——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第47页共47页,(1)材料一、二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2)综合材料三,指出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并概括元朝行省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22.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23.中国传统社会始终面临着中央与地方关系调处的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第47页共47页,材料一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是“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容。——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 汉之郡国守相丞尉、县令长、侯国相及丞尉虽不能用本地人,但他们的属吏必为本地人。如(郡)主簿于属吏中最为亲近,犹今之秘书长,功曹总领众曹,群吏进退赏罚皆由之……故其权极重。——摘编自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材料三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及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地方官员任用的特点,并分析其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地方权力的变化趋势。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担心宋朝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一天,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赵普回答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1)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哪些解决的办法?(2)宋太祖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着手加强中央集权?(3)宋太祖的这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第47页共47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 【解析】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故选B项;虽然唐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但整个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没有完成,排除A项;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但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C项;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明清时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排除D项。2.B 【解析】宋代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苏轼这首诗名为《石炭并引》,石炭指的就是煤,B项正确,其他三项错误。3.B 【解析】元朝在福建晋江设置澎湖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故选B项;元朝设置宣慰司,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排除A项;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的宣政院进行管理,排除C项;元朝管理东北地区的是辽阳行省,排除D项。4.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海外贸易非常繁荣,但中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地位并未显著提高,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从而推动了海外贸易的繁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来源,政府实行积极的贸易政策,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指南针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大型海船远洋航行的前提条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5.B6.A7.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确切地说,宋辽的相对位置是南北,而宋夏的相对位置应是东西。C项不属于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故选C项。8.A9.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家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A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的学说,排除B项;C项是理学产生的背景,D项是理学的人生目标,均排除。10.C第47页共47页,【解析】朱熹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选C项,排除A、B、D三项。11.A 【解析】为了统治的需要,元朝统治者采取材料措施,体现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不能体现儒学居于独尊地位,故B项错误;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2.C 【解析】据材料“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可知行省制下,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权力,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行省制下,地方拥有部分权力,而非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行省制下,地方权力较大,排除B项;行省制围绕中央与地方矛盾展开,而非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D项。13.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元朝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和驿路畅通,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复兴,故C项正确。14.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宋朝的海外贸易远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A项符合题意;B项是管理西藏的机构;C项是管理台湾的机构;D项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15.C【解析】史料可信度的考证原则主要有:①距离史迹发生时间最近的史料为最可信。②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可信;③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可信。④文学作品或小说可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故C项错误。16.A【解析】元世祖消灭南宋政权统一全国,南方的人才“浮沉里闾间,多以诗酒玩世”,表示对元政权的抵制和反对,随着元政权统治的稳固,南方的人才逐渐接受了当前的政治局面,开始为元政权效力,反映了江南文人政见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故选A项。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未涉及科举制相关信息,排除C、D两项。17.B【解析】根据“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可知,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出现了严重的徇私舞弊现象,这与用人不当有密切关系;根据“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自家不曾尝一块肉”可知,官吏扰民,故选B项。材料中反映的是触犯平民利益,而非触犯官僚集团利益,排除A、C两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排除D项。18.C第47页共47页,【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自五代后唐至宋朝,用雕版印刷的书籍数量逐渐增多,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这说明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选C项。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根据材料可知,雕版印刷不仅用于官方刻书,也用于民间书坊刻书,故D项错误。19.D【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西夏和北宋的贸易往来,以及西夏和金货币的发展状况,体现了少数民族商业发展的面貌,故D项正确。A项概括不全面,而且活跃商业市场材料体现不明显,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20.C【解析】“13世纪后半期”应是元朝,“汗八里”中的“汗”是蒙古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结合所学可知,元大都是国际大都市,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作用:避免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关系: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表里);行使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特点: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3)启示:制度创新要符合国情;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22.(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地方行政制度。(3)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23.(1)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2)特点: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用本地人;属吏为本地人。关系: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或地方仍有较大权力)。(3)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4)趋势:地方自主性(或地方权力)削弱,权力集中于中央。24.(1)根本原因:藩镇权力太大、君弱臣强。解决办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削实权:在地方派文臣做知州,并设通判监督知州。制钱谷:设置转运司,将地方大部分财赋收归中央。第47页共47页,收精兵: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3)积极: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影响了行政效率;压抑了地方积极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回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三个方面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回答即可。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第47页共47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中国“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封建制度的腐朽B.科学技术的落后C.八股取士的影响D.西方列强的侵略3.明朝有人记载:“自此夷(荷兰)通市,遂得彼所用诸炮,因仿其式并方制造,即未能尽传其精奥,已足凭为长城矣。”这说明当时(  )A.明政府仍厉行海禁政策B.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技术C.传统的华夷观念被打破D.人们忧患意识仍较淡薄4.明朝中后期,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加之又具有票拟权,而且比六部更接近皇帝,所以尽管内阁从来没有被正式地告知统领六部,但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这一变化反映出(  )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内阁已经取代六部C.内阁权力不受制约D.君权受到内阁制约5.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外贸的绝唱。郑和下西洋是典型的朝贡贸易,这种贸易形式(  )A.通过商品平等交换完成交易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体现C.以政治目的为主D.以经济目的为主6.1686年3月,康熙下令:“今罗刹复回雅克萨筑城盘踞,若不速行扑剿,势必积粮坚守,图之不易。其令将军萨布素等……速修船舰,统领乌喇、宁古塔官兵驰赴黑龙江城。”此战的胜利(  )A.稳定了东南沿海的社会秩序B.为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C.助推沙俄接受中国谈判建议D.强化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7.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朝前期疆域南到(  )A.台湾岛B.海南岛C.南海D.南海诸岛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第47页共47页,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9.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10.明代君臣冲突激烈,官员经常因不满皇帝为政而自请辞官,还多次群体性地直接上朝抗争;皇帝好用廷杖,许多官员因建言而死于杖下。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统治阶级的政治腐败B.君主专制的强化C.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D.商品经济的发展11.2018年1月,黄浦区光启南路在市政道路改造中,发现两根粗大石柱,据专家初步推断是徐光启“阁老坊”的遗物。与徐光启相关的史实是(  )A.榷场贸易B.丝绸之路C.朝贡贸易D.西学东渐12.明代时实行水利奏报制度,通过规范奏报行为,严密奏报程序,监督奏报官员等管理机制,确保获取精确、全面的水利信息,并予以科学、有效的决策应对。这一制度(  )A.解决了水利方面危机B.有效地稳定了社会秩序C.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D.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13.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国家之根本在于制度建设,但其目的不在于维护帝王统治,而在于利天下万民;通过完善“学校”制度和拓宽“取士”渠道使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由此可知,黄宗羲(  )A.发展了传统的儒家政治思想B.宣扬了儒家教育理念C.抨击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弊病D.颠覆了传统儒家思想14.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对材料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商品经济发达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D.劳资矛盾尖锐15.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C.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D.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第47页共47页,16.从康熙末年到嘉庆五年(1800年),昆曲演出有一个显著变化,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家班”渐次减少,而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观众买票看戏,演出有了固定场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B.昆曲艺术的不断创新C.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D.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1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18.清代潘耒盛赞顾炎武:“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朝章国典,民土风俗,元元本本,无不洞悉,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潘耒认为顾炎武(  )A.思想的社会影响广泛B.脱离了传统儒学的束缚C.具有求实批判的精神D.传承了陆王心学的精髓19.以下关于明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政府设置奴儿干都司 ②设行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民事务 ③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④重新修筑长城加以防卫A.①④B.②③C.①②D.①③20.乾隆帝继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B.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C.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D.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郑成功在父亲降清后,继续从事抗清活动。北伐败归后,郑军取粮的范围日益缩小,又与清廷和议不成,他深感局势严重,开始考虑向台湾作战略转移。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清廷“国丧”停兵不举,郑成功乘机进兵台湾。苦战之后,荷兰人乞和。他说:“该岛一向是属于中国的。现在中国人需要这块土地,来自远方的荷兰客人自应把它归还原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摘编自白至得《白寿彝史学二十讲》第47页共47页,材料二 晚清以前郑成功所代表的精神,大体亦是传统的“遗民忠义”。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刘师培便观察到,“稍为能说几句排满革命的,都晓得说郑成功是个英雄”。革命者柳亚子言唯有英雄能“排异种以殖新地”。而郑氏能使“欧权鼻祖之兰(荷兰)逡巡让步”,也能使“满族余奴之汉种发奋争先”。——摘编自陈忠纯《近代国人对郑成功形象的塑造与精神的传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成功进兵台湾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重塑的郑成功形象及其目的。2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加强,中央机构有所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中明代所示政府构架演变的时间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及其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3)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23.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北魏改革】材料一 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引自《资治通鉴》【唐皇长策】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肤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第47页共47页,——唐太宗【清帝奇功】材料三 176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岳麓版《教学参考书》(1)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政府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态度?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体现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举例说明。24.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第47页共47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 【解析】奴儿干都司是明朝设置的管辖边疆地区的机构,不是地方监察机构,故A项错误,B项正确;奴儿干都司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没有改变中央行政体制,故C项错误;它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不是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故D项错误。2.A 【解析】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属于朝贡贸易,导致国家财政困难,难以为继,因此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故选A项。3.D 【解析】根据材料“因仿其式并方制造,即未能尽传其精奥,已足凭为长城矣”可知,中国模仿荷兰制造了火炮,虽未得其精奥,但认为已足以筑起防御的长城了,表明当时人们忧患意识较淡薄,故选D项;海禁政策是一种锁国政策,旨在禁止民间私自出海通商,而材料反映了中国与荷兰有贸易交往,排除A项;中国全面学习西方技术是在近代的洋务运动当中,排除B项;据材料“自此夷(荷兰)通市”可知,当时依然将荷兰称为“夷”,表明传统的华夷观念并未打破,排除C项。4.A 【解析】材料“凭借皇帝的信任,内阁辅臣的权威实际上使六部的权力又流向了内阁”反映了内阁借皇帝权威获得实际权力,本质上是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的结果,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内阁已经取代六部,排除B项;内阁权力源于君主,并不是不受制约,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君权受到内阁制约,排除D项。5.C 【解析】朝贡贸易是在开放的政策下以赏赐与朝贡的方式进行的,突出了对国威的炫耀,以政治目的为主,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故C项正确。6.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判断,材料描述的是雅克萨之战,这一战役的胜利,助推沙俄接受中国谈判的建议,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故选C项。7.D第47页共47页,【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初年,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括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祖国版图,D项符合题意。8.C【解析】明初废丞相制度以后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为了解决政事繁多的问题而设置内阁,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其职责与功能就是辅政;清代军机处是雍正年间为了方便对西北用兵而设置的,成员都是皇帝亲信的臣子,军机大臣只对皇帝一人负责,皇权大大的得到加强。二者都参与机要政务,但都没有决策权,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超出了二者的职能范围,均排除。9.D【解析】明朝内阁入阁的官员初期官位较低,中后期官位较高,故A项错误;内阁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在清朝,故C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故D项正确。10.B【解析】明朝废除宰相制度以后,皇帝直接面对百官,所以许多大臣可以直接批评皇帝,另外废除宰相之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皇权失去制约,皇帝可以肆意用廷杖惩罚朝臣,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阶级政治腐败,排除A项;材料不能证明三纲五常受到了批判,臣子向皇帝进谏,恰恰是忠君的表现,排除C项;材料中这种政治现象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项。11.D 【解析】徐光启不仅是明代的内阁大臣,还是著名的科学家,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他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D项;榷场贸易是宋辽金元各在边境所设的互市市场,不是明朝的政策,排除A项;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不是明朝徐光启“阁老坊”的遗物,排除B项;朝贡贸易是明清政府在对外开放的口岸设立机构管理外国朝贡和朝贡贸易,上海黄浦区不是明清时期的对外港口,故朝贡贸易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12.D 【解析】根据材料“确保获取精确、全面的水利信息,并予以科学、有效的决策应对”可知,这一制度加强了对全国水利事业的统一管理,有利于河道的畅通和农业水利灌溉,促进了农耕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水利危机只是得到缓解,不能根本解决,排除A项;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但不能有效解决社会秩序问题,排除B项;农业生产安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夸大了这一制度的作用,排除C项。13.A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之根本……而在于利天下万民;通过完善‘学校’制度和拓宽‘取士’渠道使民众参与政治事务”可知,黄宗羲主张国家的根本在于利天下万民,促进民众参政,这体现了黄宗羲的公共性思想,这是传统儒家天下为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故选A项;材料没有宣扬儒家的教育理念,排除B项;材料只是主张拓宽取士的渠道,没有抨击科举选官的弊病,排除C项;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没有颠覆传统儒家思想,排除D项。第47页共47页,14.B 【解析】注意限定词“商标侵权案”,商标反映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商者保护意识的增强,故B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萌芽是指雇佣关系的出现,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劳资关系,排除D项。15.B 【解析】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维护小农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没有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社会环境并不宽松良好,故D项错误。16.A 【解析】材料“民间职业戏班大量增多。戏院兴起”反映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昆曲演出呈现通俗化趋势,故选A项。17.A【解析】根据材料“以利不胜费止之”和“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可知,内阁成功地限制皇帝要求,对皇权起到一定限制作用,权势强大,故选A项。皇帝掌握最终决定权,内阁是内侍机构,不能严重地制约皇权,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政治状况,不是社会经济,排除C项;明太祖时废除宰相,排除D项。18.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强调的是经世致用,体现了求实批判的精神,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顾炎武思想的社会影响,排除A项;顾炎武的思想主张仍然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B项错误;材料与陆王心学无关,排除D项。19.B20.A【解析】清乾隆年间,皇帝怀着整理文化典籍和销毁“反动”书籍的目的进行编纂,这是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故A项正确。《四库全书》属于文化典籍汇编,不能推动文化中心的转移,故B项错误;《四库全书》的编纂与科举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并不是弘扬传统文化,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原因: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郑成功抗清受挫,需要寻找新的抗清基地;顺治帝驾崩,提供了进军台湾的有利时机;郑成功对台湾归属的认识。(2)形象:民族英雄。目的:宣传排满革命;鼓舞民族精神;激发革命英雄主义。22.(1)时间:明太祖时期。原因:强化君主专制的需要。第47页共47页,(2)时间:清朝雍正时。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巩固。不同意,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仔细分析图1到图2的变化,图1中皇帝下面有丞相,而图2中则无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所致;第二小问,要从废丞相的目的入手来回答。第(2)问中“时间”及“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关于评价,要理解题中观点,此观点认为军机处实际就是政府,此观点错误,“原因”要从军机处的职能分析。第(3)问,由废丞相到设军机处,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即君主专制的加强。23.(1)说汉话(或语言方面)。影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或社会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答出其中1点即可)(2)平等(或团结或友爱或开明或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建碑,约定“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答出其中1点即可)(3)态度:鼓励(或欢迎、表彰、奖励、团结或隆重接待、妥善安置等相近意思皆可)。其他特点:一是严惩叛乱。举例:粉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粉碎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二是加强管理。举例:设立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驻藏大臣,在中央设理藩院。三是实行册封。举例:册封达赖、班禅。(写出两个特点两个例子即可)24.(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可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根据材料一中“桑叶”“棉花”获利丰厚可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根据材料一“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可知,商人资本雄厚;根据材料一“徽州商人”可知,商帮活跃。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可知,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分析可知,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根据材料二“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可知,中国的手工业品在海外广受欢迎;同时结合这一时期的国际背景,即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等内容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一、二,从货币的流通手段、商业发展、中外经济交流等方面回答。第47页共47页,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第47页共47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太平天国”,其中“国”原作“囯”,“囯”字里面是一个“王”,“天”字的横划是上长下短。这反映出(  )A.太平天国的反封建性质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封建残余思想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殖民侵略的性质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宗教色彩2.谭嗣同在宣传维新思想时,毫不避讳地谴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谭嗣同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皇权空前强化     B.民族危机深重C.民众普遍觉醒D.革命势在必行3.19世纪30年代,璞鼎查向英国纺织品资本家宣称:“倾所有兰开夏纺织品厂的出品,都不足以供应中国一省消费之用。”曼彻斯特商会在上交外交大臣的文件中指出:“广州提供了年达300万镑印度商品的出路。”据此判断,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  )A.打开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合法化C.推广先进技术D.掠夺劳动力4.“它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此处“它”指的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华事夷言》D.《瀛寰志略》5.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尽管中英军队在广东对峙,驻扎在香港的英国军官和记者居然坐船绕过清军防线,进入广东山区度假、狩猎,山区里的居民向他们兜售农产品,提供食宿,并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国人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    B.战争没有触及到普通民众C.清政府已经失去民众支持    D.民众的民族意识较为缺失6.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辱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7.读下图,图中历史现象发生在(  )A.1860年B.1895年C.1900年D.1901年8.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第47页共47页,中国人民群众都自发进行了抵抗。恩格斯当时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中国民众自发抵抗侵略的行为(  )A.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B.推动了洋务运动兴起C.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D.获得了地方政府支持9.《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阶段是指(  )A.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扶植与控制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条款中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D.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生意大受影响,中国海关进口的洋布等商品数量也大大减少。这说明洋务运动(  )A.吸引了私人资本投向近代民用工业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D.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11.有葡萄牙学者认为:“尽管澳门在它坎坷的历史上经历了许多次危机,但一八四二年才是它真正衰落下去的日子。”这是因为一八四二年(  )A.澳门逐步丧失中外贸易的特殊地位B.洋货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人民的反抗抵制了西方的入侵1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  )A.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B.彰显朴素的民族情怀C.反映了战术的单一性D.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13.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古代科技总结《天工开物》刊版B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太平天国运动爆发C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新社会经济政策出现D1884年新疆地区正式设省西北边疆渡过危机14.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梁等人并未将定宪法和开国会列入议事日程。光绪帝所发上谕虽然有100多条,但其重点和脉络很清楚,反复强调的主要是练兵和筹饷。这反映出(  )A.光绪帝没掌握朝廷实权B.君主立宪制不符合中国国情第47页共47页,C.光绪帝变法决心不坚定D.维新派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15.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A.割地B.赔款C.办工厂D.赎辽费16.“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17.下面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  )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杀”……匆匆来去的“现代化”运动,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休止符。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左宗棠收复新疆D.黄海大战18.鸦片战争之后产生的三部著述《道光洋舰征抚记》《夷氛闻记》《中西纪事》,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于是北犯定海。“他们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他们将各地战事的受挫,归结于当地没有林则徐。”对材料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人们已经开始接受平等的外交理念B.林则徐能够决定战争的最终胜负C.是基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的认识D.当时人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19.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不均B.莠民作乱C.民性懦弱D.吏治败坏20.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第47页共47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在经济与文明方面的变化成为近年来历史研究的焦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出口)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摘编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根据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结合两次鸦片战争有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简要分析中国进出口贸易变化的原因。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从此,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外患接踵而至,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材料二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材料三 史料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1)根据材料,概括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上述材料中有关鸦片战争影响的观点。23.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南京条约》中文本第十款规定:各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物、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英文本该款为“HisMajestytheEmperorofChinaagreestoestablishatallthePorts...afairandregularTariffofExportandImportCustomsandotherDues,whichTariffshallbepubliclynotifiedandpromulgatedforgeneralinformation”(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第47页共47页,——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二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方代表提出增加补充条款,英方乘机诱骗。在随后签订的补充条约中,26类160余项货物税率由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了下来,清政府也就从此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从而在实际上丧失了单独改变税率(实际税率在5%左右,为当时世界最低)的权力。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材料反映的是《南京条约》中哪一个条款?根据材料一,分析该条款的表述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提出该条款的历史背景。(2)材料二反映中国的哪一主权遭到破坏?分析该主权遭破坏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结合材料二,指出从当时的外交失败中应吸取的历史教训。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摘编自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摘编自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参考答案第47页共47页,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B 【解析】通过题干中“‘太平天国’……‘囯’字里面是一个‘王’”,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仍然想称王,仍然具有封建残余思想,故选B项;反封建即反对清王朝统治,这在题干中并没有提及,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太平天国运动反侵略的史实,排除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进而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这反映了其宗教色彩,排除D项。2.B 【解析】根据材料“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可知,谭嗣同严厉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谭嗣同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抨击主要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产阶级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故选B项;根据所学可知,清雍正帝时期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皇权达到顶峰,并不是谭嗣同这一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排除A项;谭嗣同时期民众并未普遍觉醒,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谭嗣同宣传的是维新思想,此时中国尚未出现革命思想,排除D项。3.A 【解析】材料中璞鼎查对中国市场的乐观展望,外交大臣对广州市场的觊觎等,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是打开中国市场,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鸦片贸易合法化对英国的重要性,排除B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不是为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排除C项;掠夺劳动力与供应、消费和商品出路等无关,排除D项。4.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故选D项。5.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中英军队对峙,广东地区一些百姓居然和英军交易,也未向两广当局举报敌人潜入,说明当时的民众较为缺乏民族意识,故D项正确;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国人对世界形势的认知程度,排除A项;“没有触及”表述错误,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6.B7.C8.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民众进行了自发的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说明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众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彰显了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的背景是内忧外患,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民众的抗击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侵略者,但“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的说法不正确,第47页共47页,故C项错误;民众的抗争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的压制,故D项错误。9.A【解析】《辛丑条约》中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A项正确。B项属于国家性质的变化,排除;材料与列强的惩罚对象无关,C项错误;“使馆界”并不是列强侵华的新的方式,D项错误。10.D【解析】材料反映了由于洋务企业的兴起,外商在中国的生意受到影响,体现了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项正确。11.A 【解析】1842年的《南京条约》五处对外开放口岸,突破澳门在中外贸易的特殊地位,故A项正确;1840年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1842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与澳门并不直接相关,故C项错误;中国人民的反抗抵制西方的入侵会有利于澳门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12.B 【解析】随着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民众主动解除与外国人之间的雇佣关系、并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等行为,彰显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情怀,故选B项;民众自发起来抵抗侵略的行动并没有改变签订不平等条约,损害国家主权的结局,排除A项;题干反映了民众抵抗侵略的自发性,与战术的单一性无关,排除C项;由于阶级的对立,民众自发抵抗侵略的这一行为最终不会得到政府的强有力支持,排除D项。13.D 【解析】“1884年新疆地区正式设省”是由于左宗棠收复新疆后,解除了西北的威胁后才实行的,新疆的危机暂时渡过,故选D项;《天工开物》是一本手工业专著,不代表古代所有的科技,排除A项;《海国图志》的编写是源于鸦片战争的失败,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内地的新经济尚未出现,排除C项。14.D 【解析】光绪帝颁发的上谕就是维新变法的内容,主要强调练兵和筹饷,康、梁等人并未将定宪法和开国会列入议事日程,表明维新派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1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从此,帝国主义列强取得了在中国直接投资开办工厂的权利。因此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办工厂,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日本相关,与英国无关,不符合题意。16.C第47页共47页,【解析】A项“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描述的是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题干描述程度不符;B项《瑷珲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题干描述程度不符;C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这样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与题意相符;D项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这与题干描述情景不符。17.B【解析】根据材料“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几个读书人”“在菜市口的刑场上画上休止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但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运动失败,谭嗣同等六人被捕遇害,所以,“现代化”运动是指百日维新,故B项正确。18.D【解析】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统治,材料中“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的认识是错误的,说明当时人们没能正确认清战争失败的根源,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平等外交,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的认识不是基于中英两国实力对比的认识,排除C项。19.D【解析】由材料中的“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可知,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主要是官员腐败所致,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贫富不均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莠民作乱,故B项错误;“民性懦弱”是百姓不敢“闹事”的原因而不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20.C【解析】根据《南京条约》的内容,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条约已经明确规定英方人员的相关权利,但是材料表明清政府还有抗拒情绪,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南京条约》已经签订,英国已经获得特权,B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变化:棉纱和棉布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2)原因:列强获得协定关税等特权,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允许外国人到内地经商;便利了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第47页共47页,【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归纳答案要点。第(2)问,回顾签订的《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相关内容进行回答。22.(1)观点: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带来巨大屈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材料二、三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大。(2)评析:材料一是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站在近代国家和我们现代人立场上评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而材料二、三是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当时人没有关税主权观念和司法主权意识,世界历史已进入近代,而当时大部分国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封建时代,仍然是天朝上国思想,所以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事件,未产生太大影响。【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带来巨大屈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材料二“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以及材料三“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时人称: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得出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大。第(2)问,结合第一问的观点,我们要思考各个观点的合理性,并思考各个观点的评论者所处的时代得出,材料一的观点是从历史发展和世界形势的角度,站在近代国家和我们现代人立场上评析鸦片战争带来的各方面影响;而材料二、三是从当时人的立场来看,当时人没有关税主权观念和司法主权意识,世界历史已进入近代,而当时大部分国人的思想仍停留在封建时代,仍然是天朝上国思想,所以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事件,未产生太大影响。23.(1)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不恰当。条约文本显示清政府只需制定一部“公平”的关税则例即可,其制定权和公布权完全属于清政府。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迅猛,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关税自主权。影响:便利于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破坏中国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训:我们必须了解国际关系准则,主动开放,方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获得平等待遇)。第47页共47页,【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各通商口岸‘应纳进口、出口货物、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南京条约》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该条款不恰当,因为它损害了我国的关税自主权。第三小问,可以从英国侵华的目的上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清政府丧失单独改变税率的权力,损害的是清政府的关税自主权。第二小问,可以从中英两方分析。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英方乘机诱骗……实际税率在5%左右,为当时世界最低”,可知必须积极了解国际关系准则;根据材料二“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可知必须积极开放,不能闭关锁国;根据材料二“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可知应积极捍卫民族尊严,争取平等互惠。24.(1)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性;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2)理由: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加深)。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军国主义);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等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关于中国角度,结合《马关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思考作答即可;关于日本角度,根据材料二中“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日本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的角度分析作答。第47页共47页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核心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精编版(全面,必备!)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末复习:第1-10单元共10套单元测试卷合集(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 期中 期末共12套测试卷合集(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第1-10单元 期中 期末共12套测试卷合集(word版,含答案)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