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qqbaobao网)
我的位置:
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2021-11-259.99元 9页 1.95 MB
已阅读9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版权声明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qqbaobao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开
天津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五校联考高三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单项选择题Ⅰ:1-24题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有着丰富文明遗产的伟大国家。下列各项中,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有①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骨镰②浙江吴兴钱山漾出土的绢片和丝带③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蚕④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质地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有学者指出:诸子形同水火,各执一端,以极端化方式,最大限度地深化了一家之言,“深刻的片面”超越“平庸的全面”。各种片面学说,总体又形成“百家争鸣”,异彩纷呈,在“轴心时代”奠定了中华的基调。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A.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社会变革转型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集权政治加强①②③④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四幅地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③②①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4.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招募平民煮盐,政府统一收购发卖。唐中期时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政策,在产盐之地设立机构将食盐收购并卖给商人。这一变化A.增加了盐业市场化成分B.废除了政府对盐业垄断C.提高了手工业者积极性D.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5.“北朝四史(《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所记当时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共计7188位,其中汉族4941人,约占总人数的68.72%,鲜卑族人物1737人,约占10%,匈奴人物215人,约占3.10%,其余氐、羌、羯、蛮、柔然、吐谷浑、杂胡和西域人共计1080 人,约占8%”。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结束了南北对峙B.促进了儒学复兴C.推动了民族交融D.导致了北人南移6.在唐朝初期,沙州(今敦煌市)和甘州(今张掖市)是比较繁荣的商业中心,也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枢纽城市。安史之乱后,甘州等开始逐渐没落,凉州(今武威市)逐渐崛起,成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中心。据此可知,唐朝丝路贸易的发展A.受到政局变动因素的影响B.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C.因安史之乱的发生而中断D.推进了唐朝经济中心的转移7.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A.乙说、丙说B.甲说、丙说C.甲说、丁说D.甲说、乙说8.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②《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9.宋人的宫廷画作《折槛图》描绘了西汉成帝时,一名臣子因纠举宰相触怒皇帝,成帝下令将他处死,这名臣子紧抓住殿槛不放,以至槛折,后来在大臣的力保下,这名臣子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成帝下令将股槛保持原状,籍以表彰忠臣。宋人作此画意在彰显A.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B.皇帝与士大夫的共生关系C.士大夫振衰起弊的政治抱负D.宋代统治者对文臣的重视10.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特别有趣的是,皇帝在中京接见使者以后,往往还要到皇城外停驻的车帐中住宿,可见民族传统和民族习俗的深远影响。上述文字包含了A.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B.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C.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D.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11.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元朝行省图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占全国的3/4B.长江以南各行省粮赋总额占全国一半以上C.长江以北各行省经济均落后于江南各行省D.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地区转移12.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政府对士人的人身控制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13.清政府实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治理方针,还组织编纂史书。乾隆谕令编撰《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标榜民族平等,反对大汉族主义。此外统治者还以官方修史的形式来辅助处理民族事务。上述举措有利于A.文化多样性的发展B.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C.打破满洲贵族特权D.民族平等观念的形成14.有学者在谈到明清时期经济变化时做了如下总结。这种变化反映出粮仓之变:湖广谷仓的出现赋税之变:一条鞭法的实施市镇之变:江南市镇的繁荣贸易之变:白银货币的流通风俗之变:奢侈习俗的风靡A.湖广地区的经济中心地位确立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奢侈风尚盛行C.明清时期存在社会转型的潜质D.工商业市镇的发展影响粮食生产15.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分别在上海划定了居留地,均在当时上海的城北地带(如下图)在中国人看来,那里是“丛墓之墟”“一片泥滩,三数茅屋”,上海道台窃喜“夷人”自选城外荒蔓之地。据此可知 A.华洋隔离很好地避免了中外的冲突B.西方列强对地理风水缺乏正确认知C.此时上海的官民普遍缺乏现代视野D.文化差异使列强不愿意与华人相处16.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大打舆论战,美化侵略,迎合西方价值观,欧美媒体几乎一边倒,支持日本,美国《纽约先驱报》甚至提出“日中战争是文明对专制之战,日本的作为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论点。材料反映了A.日本明治维新后全盘西化B.美日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趋向一致C.国际舆论左右了战争进程D.美日借用“文明冲突论”掩盖侵略17.五四运动是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梁启超在五四运动后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毛泽东把五四运动置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程中,最终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带有历史决定论色彩的五四认知模式。这表明五四运动A.为新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条件B.是中华民族觉醒和崛起的起点C.具有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的双重意义D.激发了全民族追求进步的意识18.李大钊在其《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中说:“时至近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此语A.反映了新文化阵营已经分化B.顺应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规律C.表明了已经找到救国新途径D.彻底否定了义和团反帝运动19.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时“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与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十月革命和一战的影响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0.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制订的实际工作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把工人运动放在全部工作中的首要地位。中共一大后不久,1921年8月1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这一做法主要是基于A.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斗争经验21.袁世凯在谋划帝制时所操弄的各种团体请愿和地方请愿,都意在营造多数之相,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这说明当时A.帝制复辟具有一定的宪政色彩B.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C.社会观念受革命影响渐次嬗变D.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22.下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中原突围: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22 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7月底,中原地区的人民解放军顺利突围。这一战事意味着A.解放军开始了全面战略反攻作战B.国民党重点进攻解放区战略失败C.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D.解放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决战阶段23.关于党的发展制度,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城市党的发展对象,主要应是产业工人,其次是手工业工人、店员和学生”,强调把工人阶级中的先进积极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并适当控制农村党员的发展速度。这一规定A.适应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B.促进民主革命取得全国胜利C.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理论基础D.确立了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24.下表内容是20世纪前期,部分教科书中有关孝文帝改革的论述。据此可知时间教科书论述1907年《中国历史讲义》自是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1913年《共和国教科书》鲜卑之同化中国,帝功居多1928年《初中本国史》国中一切制度文物……至北齐北周之治制,则尤为隋唐治制之所本,于中国之贡献颇大A.清末新政促进了教育变革B.社会进步传播了唯物史观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交融D.时代发展丰富了史学观点单项选择题Ⅱ:25题,2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分别为2、1、1、0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25.孟子主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认为记载了武王伐纣时“血流漂杵”的《武成》(《尚书》中一篇)只有二三成可信度,因为周武王是仁人,“何其血之流杵也”。这表明A.战国时期儒家经典备受质疑B.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C.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假难辨D.价值理念影响对历史的认知一、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题,26题12分,27题16分,28题22分,共50分)26.(12分)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汉公元二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图2图1图3——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分析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27.(16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时搜集到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清帝退位诏书》(1912.2.12)材料二辛亥革命看起来并不像我们认为革命应该是的样子。真正的原因在于,从许多方面来说,它都未带来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未来。新生的“中华民国”并不是共和主义的,尽管帝制政治架构崩溃了,但许多前清官僚仍稳居原位,文化、社会与经济也貌似毫无改变。当然,它们在发生变化,但却不是作为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美】沙培德《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材料三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辛亥革命,则是比较更完全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比较以上三则史料,分别说明其各自的史料价值。(6分)材料四袁世凯与各国公使合影。在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不久,曾经明确拒绝 孙中山的“五国银行团”(加了日本)随即放款2500万英镑材料五以下为1912年5月孙中山与香港《士茂西报》记者的一段谈话。访员曰:先生让总统之位与袁世凯,是由于个人之意乎?抑以为如此更换更有益于国家乎?孙曰:两者皆是。因袁君鼓动共和久矣。(1)结合材料四、五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所答内容的认识。(6分)材料六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4分)28.(22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挽救国家危亡的探索与斗争从未停止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要占领华北,就必须攻破自古就修建在中国北方战略要地上的防线——万里长城。……日军凶猛攻势,他们唯一可依赖的便是千百年前古人留给他们的城墙,这支军队为了维护民族尊严、为了个人争取生存的信念,慷慨赴国难!再次显示出长城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象征。——成大林《长城,世界一大奇迹》(1)结合近代以来抗击日本侵略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8分)材料二近代中国人民在挽救民族危亡的过程中,走出了不同的道路。江南制造总局秋收起义1929—1932年村革命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以“道路”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14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天津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五校联考高三历史参考答案1-5ABDAC6-10ADBAC11-15BDBCC16-20DCBDA21-24CCAD25.选D2分;选A1分;选B1分;选C0分26.(12分)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西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3分)据此判定图1为西汉(公元二年)。(1分)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3分)。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1分)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3分)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1分)27.(16分)(1)材料一从政体变化角度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意义;材料二从中国社会深远发展中的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意义;材料三从民主革命进程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在中国中的地位。(3点6分)(2)个人追求:建立共和是孙中山个人的革命理想,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对峙,不计个人得失,让位于袁世凯,反映了他高尚的政治品质。(2分)个人认识局限: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本来面目认识不清,这体现出他的政治局限性。(2分)客观角度:如:立宪派、旧官僚、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袁世凯的政治和军事实力;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性妥协性等等。(任意一点2分)(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它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开启了完整意义上的民主革命的进程;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任2点4分)28.(22分)(1)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邓世昌、林永升)英勇奋战;《马关条约》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十九路军英勇抗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台儿庄大捷、长沙会战等);中国共产党始终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抗战(东北抗日联军等)(任4点8分)(2)19世纪中叶,农民阶级发起太平天国运动,走社会财富平均的道路最终失败(2分)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只是引进西方技术,对封建制度进行修补,这种道路注定失败。(2分)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意图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也以失败告终。(2分)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秋收起义等一系列起义,实践证明照搬俄国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分)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由此革命形成燎原之势。(3分)综上所述,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2分)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试题pdf 浙江省宁波慈溪2022届高三历史1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附答案) 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A(附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历史12月第二次联考试题(附解析) 福建省龙岩市六县一中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