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qqbaobao网)
我的位置:
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11-239.99元 11页 498.29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版权声明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qqbaobao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开
2021年11月绍兴市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学者认为,正是春秋战国时的政治混乱才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社会中所应该承担的角色。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另一些人则想在社会之外,找到属于个人的内心平衡。下列与“另一些人”心态相关的是①崇尚自然②天道无为③讲求实利④追求自由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中的其中两个。以下与秦四个重要工程相关的文献史料,其中描述图(见右)中①处工程的是A.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B.秦时尝破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馀岁,秦灭C.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D.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3.“郡国岁举孝廉,……(并)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习法令,足以决疑;四曰刚毅多略,明变决断。”这是中国古代某一帝王确立的选官标准。下列项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A.“以客出仕”B.“察举征辟”C.“九品官人”D.“科举取士”4.汉时,“市”的长官称“市令”或“市长”;南北朝时,设有“草市”,《南齐书》就专门提及此职;唐代,州、县设市日益普遍,唐宣宗七年(853年),“废州县市印”;五代以后,市司机构再也没有恢复。对上述史实的解读,正确的是A.政府对“市”进行专门的管理始于汉代B.南北朝时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C.“废州县市印”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五代之后政府开始放弃对“市”的监管5.“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这唐太宗对自己一生“功大过小”的评价。他在位期间A.收服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B.开创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C.在长安召见取经返唐的玄奘D.派文成公主入藏,修建红山宫6.宋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务”的局面,但也出现了“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的状况。上述文字意在说明A.分割相权解决了宰相擅权的问题B.制度创新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C.行政不统一影响政府的运转效率D.机构重叠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7.元朝元贞年间,有人教人制作“捍、弹、纺、织”之具,织成的“被褥带悦”,“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于是时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计就殷”。这反映了当时①纺织工艺得到革新②新式纺车推广传授③棉纺织业发展迅速④雇佣劳动关系出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明清时期某文人在自己作品的《题词》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据此可知,这位文人评述的“作品”是A.《浣纱记》B.《牡丹亭》C.《十五贯》D.《红楼梦》9.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中国举行,北京、张家口同为主办城市。结合右图和所学,判有关“京——张”地区历史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周时,召公之子曾受封于此地B.八达岭等处明长城至今保存较好C.康熙于京、张方向始建避暑山庄D.晚清时,京张铁路在此全线通车10.1907年,上海绅商郑孝胥创办日辉织呢厂时在《申报》上登文:“本公司遵商部所定有限公司章程办理,业经禀蒙两江督宪咨立案。耳钉资本规银五十万两,分作五千股,每股计银一百两,官利长年七厘。”“登文”内容说明日辉织呢厂A.是一个官商合办的民营企业B.资金主要来源于官府的拨付C.对国家资本有着严重的依赖D.采用了售股集资的融资方式11.1916年,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说:“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政体之下。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年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这一论述旨在强调A.重新施行洋务新政的可能性B.改变立宪共和政体的迫切性C.推进思想文化革新的必要性D.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12.右图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反映了某一时段日本武装侵略的状况。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C.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陷入战争泥潭D.日本法西斯走上最后的崩溃失败之路13.论及中国近代报刊,有学者评述说:“报纸滥觞于邸钞,邸钞原始于时政记及起注记,为专门政治上传达消息之用,与书籍自印板而后,公诸社会,其效用尤各别也。”下列项中,与此“评述”相吻合的是①“邸钞”指的是在华传教士创办的报刊②近代“时政记”报刊只代表政府的意旨③近代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印板”于汉口④近代报刊对推进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14.“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来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次会议,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它还让世界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中新中国的分量。”此评述所涉的会议A.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B.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国家关系C.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D.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5.“文革”结束后,刚刚恢复领导工作的邓小平首先在中央领导层中大声疾呼:关键还是实事求是。随后若干重要事件的发生或重要路线的制定,就是以这个为基础的。以下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①全国上下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②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的讲话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的制定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6.拉斐尔在观看右边这幅壁画后,感慨地说:“米开朗基罗是用与上帝一样杰出的天赋创造这艺术世界的!”对这幅“壁画”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位于西斯廷小教堂祭坛后面的墙壁上B.呈现了诸多知名学者聚集一堂的场景C.表明这是一个人类能够创造世界的时代D.画面雄伟壮烈,充满严肃和恐怖的气氛17.1806年,拿破仑在打垮普鲁士后,签署了著名的《柏林敕令》。该敕令既是一项报复措施,也是一种战争武器。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他要“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这一“敕令”①于拿破仑成为欧洲大陆霸主时颁布②实施的前提是法国有强大经济实力 ③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间的通商④既打击了英国,同时也葬送了法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8.恩格斯曾说:“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它只是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业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恩格斯旨在强调工业革命A.促使社会结构的变化B.推动了工厂制的建立C.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D.加剧贫富分化的现象19.下面为德国在1864-1870年取得的重要科技发现或发明统计简表。表中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①建立帝国为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即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中心③终于站在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④全面赶超英法两国经济发展水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光是画面中惟一重要的人物”,这是某著名画家的一句名言。由于这位画家对光线的作用特别感兴趣,所以往往在阳光和阴影的作用下捕捉他所要画的物象瞬息万变的景象。下列名画,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A.①B.②C.③D.④ 21.“为促进世界和平,为减少军备负担,我们决心,为达到此一目的,签订条约限制各自的海军军备,并任命各自的全权代表”、“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使用其全部资源,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结合所学判断,两则条款分别出自①《四国条约》②《五国条约》③《太西洋宪章》④《联合国家宣言》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2.1940年代开始,美国就着手“制定和执行”对外援助计划,“用以服务于美国的重大利益”。美国认为“倘若没有援助计划,美国的安全将会岌岌可危”,甚至说“食品是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决定性因素”。二战后,美国按这一思路实施的“计划”①成为美苏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②有利于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③促使苏联建立与此对抗的组织④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23.英国远离欧洲大陆,虽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欧洲国家,但由于历史及地缘因素,英国与欧洲总是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纵观近现代欧洲国际关系史,英国A.颁布《航海条例》,矛头直指法国B.一战后,主张严厉制裁和肢解德国C.二战前,成功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D.20世纪70年代,正式融入欧共体24.近期,阿富汗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外国军队撤出后,阿富汗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同时,阿富汗仍面临着诸多艰巨任务,需要国际社会特别是地区国家支持和帮助。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美国以“反恐”为名发动对阿富汗的战争B.美国为此实现了建立“单极世界”的意图C.当下阿富汗止乱回稳、和平重建尤为重要D.再次凸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25.20世纪初叶,甲骨文的破译和近代考古学的引进为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新的途径。《史记·殷本纪》所见商先公先王大部分在甲骨文中被认定,使人们意识到《史记·夏本纪》的内容也不会子虚乌有,与商先公同时的夏王朝应该是存在的。如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共分4期,文化遗存相当丰富。据碳14测年得知,其年代相当于公元前20世纪至前16世纪,属夏王朝时期。所以,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夏文化的存在。这说明A.夏文化有异于商文化,没有相应的文字佐证,所以夏文化会成为永久的“未解之谜”B.研究和认识夏文化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丰富的文化遗存无疑是研究夏王朝的出发点 C.“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的结合,夏文化的研究已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D.夏王朝存在与否,只有通过考古学的进展和历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才能最终得到解决非选择题部分(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辛亥革命是一场“共和”革命。它焕发了国人用民族民主革命挽救民族危亡的新理念,提出了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课题,以及建设新中国的民族复兴目标。……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语在中国革命书刊上频繁出现,并与推翻旧政府话语相连。它的宗旨在于使将来的共和民国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辛亥革命创立共和国是20世纪新中国运动的巨大胜利,而20世纪中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及20世纪后期以来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都是辛亥革命所开创的新中国运动的发展和继续。--选自刘学照《辛亥革命研究略议》材料二孙中山对汪精卫、胡汉民、张继等人说:“我想和共产党合作,你们却不赞成。你们自高自大,自以为有军队,有广州地盘,瞧不起共产党。实际上,共产党是中国新兴势力,比我们强的地方很多。我们当年开始搞革命、推翻满清时,策动群众仅百八十人,像黄岗、潮州之役,人数极少,镇南关之役不超过200人,钦廉之役也不过100余人。现在中共组织工农革命运动,群众一起来动不动就是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罢工规模浩大,震动中外,其势犹不可侮。这一点看,我们不及共产党。又说:“苏俄国力强盛,是当今社会主义大国,愿意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并赞助我们,可与为友。”--摘自罗章龙《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风雨历程(上)》(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变革所起的重大推动作用。(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认识。结合所学,以国民党一大为视角,说明孙中山为此在策略上做出的重大调整。(5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孟德斯鸠理想的政治文化可以用人体健康来加以类比。政治实体的健全在于各组成部分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旦某一方面过于突出的话,要么恢复平衡,要么整个体制衰退,陷入不健全的状态。就政治社会而言,这种衰退造成权力的滥用。如同人体一样精心安排的政治体制,具备自动校正的内在机制。孟德斯鸠认为,以国王和议会的联合统治为基础的英国立宪体制就属于典型的自我调节体制。 --摘自彼得·赖尔《启蒙运动百科全书》材料二(美国1787年)在各州批准会议上拥护宪法的领袖们,所代表的经济利益与费城会议成员所代表的经济利益完全相同;其中的多数人也都从他们的努力结果上获得了直接的私人利益。……宪法并不像法官们所说的那样,是全民的创造,也不像南方废宪派主张的那样,是各州的创造。它只是一个巩固的集团的作品,他们的利益不知道有什么州界,他们的范围的确包罗全国。-一编自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孟德斯鸠学说中“各组成部分”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简述该学说所体现的原则及影响。(5分)(2)材料二中的“巩固的集团”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之所以让“他们的利益”跨越“州界”、“范围的确包罗全国”的依据。(5分)28.“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借荒者皆有熟田,因之侵夺;置牧者惟指山谷,不限多少。爰及口分永业,违法买卖,或改籍书,或云典贴,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既夺居人之业,实生浮惰之端。远近皆然,因循亦久,不有厘革,为弊虑深。”--摘自唐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材料二在赣南、闽西根据地内,土地革命有很大发展。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江西兴国县《土地法》。次年春,兴国等县全面展开分田运动。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以来的经验,提出一系列深入土地革命的政策和原则。中国共产党坚决地领导贫苦农民向着封建土地制度猛烈开火这个事实,使广大农民迅速分清国共两党和两个政权的优劣。--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三共同富裕,体现党对历史规律、路径方法的发展眼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贫穷同样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必须遵循从局部到整体、从量变质变的进程;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必须从历史教训中寻找启示。从“解决温饱”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再到“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选编自广州日报2021年9月1日社论《全面把握共同富裕的历史观》 (1)阅读材料一,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会引发政府政策的调整和民众的强烈反应,请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说明。(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当时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总方针的会议名称,并简述“土地革命”给根据地的贫雇农所带来的变化。(4分)(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因时制宜地提出了一系列实现“共同富裕”的精准策略。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政府为“解决温饱”问题所进行的探索,并分析其对我国农村形势改变和农业理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②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概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为实现“共同富裕”所采取的对策及其意义。(6分)29.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和有序与否,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1870-1900年世界贸易不仅数量上明显增长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继英国之后,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从1870至1913年,这两类商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了。--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材料二英国和德国陷入了工业竞争之中。到1914年,美国和德国在若干领域内的生产都超过了英国。不过对于英国人来说,德国的挑战更为严重。同德国的工业竞争,促使国际政治联盟在19世纪末做重新调整。英德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19世纪最后几十年国际竞争最激烈的一个方面。随着各国致力于工业化事宜,他们找市场的努力就导致国家之间直接对立。竞争的一个结果是自由贸易的信条被除英国以外的所有国家抛弃了。--编自爱德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下)》材料三二战后初期,在奠定全球经济生产和贸易迅速增长的基础方面,美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为国际贸易和贷款机构提供资金,世界经济从战争破坏中恢复。美国经济的巨大财富,使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是欧洲和亚洲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二战后不久,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它有着稳定的固定价值。直到1971年,美国政府一直保证每盎司黄金兑换30美元的币值,以黄金为基准维持着美元价值的稳定。美国的对外援助,在战后初期主要流向欧洲国家,促进了经济增长。--选自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贸易发生的“一些新变化”。结合所学,从技术的角度指出这一时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原因。(5分)(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初英国与“国际政治联盟”做出的“重新调整”,并分析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抛弃“自由贸易的信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5分)(3)阅读材料三,概括美国在促进世界“贸易迅速增长”方面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结合所学,写出使“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会议名称,并简析其产生的主要影响。(5分)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试题pdf 浙江省宁波慈溪2022届高三历史12月适应性考试试题(附答案) 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A(附解析) 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历史12月第二次联考试题(附解析) 福建省龙岩市六县一中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附答案)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