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qqbaobao网)
我的位置:
2020-2021学年宜春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1-11-029.99元 21页 418.36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版权声明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qqbaobao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开
2020-2021学年宜春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石蜡熔化2.如图为地壳中元素含量分布图,其中能代表铝元素的是(    )A.1B.2C.3D.43.下列对有关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一组是(    )A.实验记录B.生活常识①用10mL筒量取9.2mL的水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氯化钠固体①用铁锅烹调食物:补充铁元素防贫血②食品包装充氮气:防止食品变质C.环境保护D.物质鉴别①减缓“温室效应”:大量植树造林②防止“白色污染”:减少白色粉尘的排放①用燃烧的木条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②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A.AB.BC.CD.D4.“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B.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C.人体摄入过多的油脂后,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D.人体胃液的正常pH范围是0.9~1.55.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    )A.HeB.N2C.O2D.CO26.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分类B、物质分类C、地壳中元素含量D、构成物质的微粒A.AB.BC.CD.D7.有关元素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元素以化合态存在B.化学变化中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D.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8.从如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9.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D6000L氧气经压缩储存在40L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体积变小A.AB.BC.CD.D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解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8.0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在下列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化学符号填空:①二氧化硫;②水;③氧气;④氮气;⑤二氧化碳;⑥氦气;(1)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______;(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______;(3)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4)能制造霓虹灯等多用途点光源的是______;12.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个横行,______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__(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所以,元素周期表一个有______个周期,______个族.13.最理想、清洁、高能的燃料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素元素和地壳中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14.“神舟七号”飞船的太空舱里,NiFe2O4可用来促进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则在这个转化过程中NiFe2O4起______作用:航天员出舱行走所穿航天服中的CO2可用LiOH来吸收,已知LiOH与NaOH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5.由于空气中稀有气体约占______%(按体积分数计算),硫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明亮的______色火焰,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16.用化学用语填空。(1)氧气______;(2)7个氮原子______;(3)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4)原子簇是若干个原子的聚集体,有望开发成新材料。某个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写出该稳定铝原子簇的微粒符号:______。17.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核外共有______个电子,分为______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电子,变成______(用符号表示).18.某电镀厂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水中回收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1)“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2)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3)写出废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4)滤液1和滤液2含有相同的溶质,该溶质是______。(5)若加锌粉量不足,则滤液1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填字母)。A.ZnSO4和FeSO4  B.ZnSO4和 CuSO4C.CuSO4和 FeSO4   D.ZnSO4、CuSO4和FeSO4。 19.将下列物质分类,用序号填空:①空气②液氧③水蒸气④氧化铁⑤稀有气体⑥二氧化锰   ⑦水银 ⑧铁粉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剩余物 ⑩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残留的固体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0.如图中A~H都是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H的水溶液呈蓝色,A、D、G为单质。请推淅出各物质后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F的化学式:______。(2)写出物质H的化学式:______。(3)写出转化过程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1.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年周岁的生日。 结合图回答问题。(1)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的是______。A.张青莲B.道尔顿C.门捷列夫D.阿伏加德罗 (2)第一至第三周期结尾的元素依次为______(填元素名称)、氖、氩,它们属于的元素类型为______。(3)1~18号元素(0族除外)都属于主族(A),这些元素所在的主族数与原子的______相等。(4)甲图为金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a=______,b=______。②金元素排在元素周期表第______周期。③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则金原子的实际质量为______(填字母)。A.197m12g     B.197m12  C.79m12g  D.79m12(5)F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3是某牙膏的标签(部分),活性成分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2PO3F(相对分子质量为 144),请完成下列问题:①摩擦剂的化学式为______。②牙膏中其它成分不含氟元素,则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 的质量为______g(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五、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22.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写出一个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你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从图中D、E、F中选择),因为氧气______.如果使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检查气密性③收集气体④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①④③⑥⑤(4)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能燃烧.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若用此法制取甲烷气体,其气体发生装置可采用______(从图中A、B、C中选择)选择______收集(从图中D、E、F中选择).23.补全蜡烛燃烧实验的实验报告。 装置及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1)将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漂浮在水面上蜡烛难溶于水,密度比水______(2)拿住火柴梗的一端,将其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火柴梗接触火焰部分,两端最黑,中间无明显变化______(3)______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蜡烛燃烧产物之一是水(4)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______蜡烛燃烧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24.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它在化学实验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某小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选择药品]小光小组认为,选择药品的理由是①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②______.他们应该选择______(A)蜡烛     (B)硫粉     (C)红磷     (D)铁丝[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两种物质的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设计实验]小明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步骤与现象]①测量试管的容积为50mL;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③装药品,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④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现象;⑤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反思与交流](1)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______性.(2)兴趣小组同学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可能是______.(3)步骤③中注射器吸水使活塞至少应调到______mL处(填整数).(4)步骤④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有______;(5)小华同学认为步骤⑤在保证活塞自由移动的前提下,观察活塞位置时,最好将试管和注射器怎样放置?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解:A、矿石粉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答案:C解析:解: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前四位)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从图中看,3区域代表的元素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三位,故图中3区域代表的元素是铝。故选:C。根据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结合图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的理解及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3.答案:C解析:解:A.①量筒可以精确到0.1mL,所以可用10mL筒量取9.2mL的水;②托盘天平可以精确到0.1g,所以可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氯化钠固体,完全正确;B.①用铁锅烹调食物可以补充铁元素,防贫血;②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食品包装充氮气可防止食品变质,完全正确;C.②白色污染是废弃的塑料形成的,与白色粉尘无关,不完全正确;D.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不支持燃烧,可以区分;②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完全正确。故选:C。A.根据化学计量仪器的精确度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C.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性质及检验方法来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主题知识的归纳,把握有关化学知识的应用。4.答案:B解析:解:A、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叙述正确;B、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食用碘盐可以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叙述不正确;C、如果人体摄入过多的油脂,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叙述正确;D、人体胃液的正常pH范围是0.9~1.5,叙述正确。故选:B。A、根据污染空气的危害分析;B、根据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C、根据油脂与人体健康的来分析;D、根据体胃液的正常pH范围分析。“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存在形式、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5.答案:C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选:C。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进行分析。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气体性质和用途、空气的污染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答案:D解析:解: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故A错;B、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并列关系,而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故B错误;C、地壳中氧、硅、铝、铁四种元素是按含量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故C错误;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故D正确。故选:D。 根据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分析;根据物质的各种分类关系分析;根据地壳中前四种元素的含量分析;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分析。本题难度较小,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物质的各种分类关系、地壳中前四种元素的含量、物质的构成。7.答案:D解析:解:A、混合物中元素不一定以化合态存在,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磷元素以游离态存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化学变化中元素存在形态不一定发生改变,例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时,碳元素都是以游离态存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磷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例如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8.答案:C解析:解:A、据图示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B、观察图示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正确;C、观察图示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前后原子未变,分子可分,不正确;D、观察图示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正确;故选:C。观察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子原子的变化等。本题考查了学生依据微观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分子可分。9.答案:D 解析:解: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D、6000L氧气经压缩储存在40L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答案:D解析:解:A、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不断减小,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氯化钾,质量不能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分解时,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过程中锰元素质量始终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D。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1.答案:N2 O2 SO2 He解析:解:(1)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的是氮气,故填:N2;(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氧气,故填:O2;(3)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硫,故填:SO2;(4)能制造霓虹灯等多用途点光源的是氦气,故填:He。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加强对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答案:7 18 周期 族 7 16解析:解:1869年俄国的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故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和16个族.故答案为:7;18;周期;族;7;16.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由元素周期表所获得的信息(注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答案:氢气(或H2);Al2O3解析: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氢气,因为氢气燃烧放出热量多,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氢资源丰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氢气(或H2); Al2O3。  14.答案:催化 CO2+2LiOH=Li2CO3+H2O解析:解:由题意可知NiFe2O4促进了反应的发生,但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符合催化剂的定义,属于催化剂;由题意,知反应物为CO2、LiOH,生成物为Li2CO3、H2O,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CO2+2LiOH=Li2CO3+H2O.故答案为:催化;CO2+2LiOH=Li2CO3+H2O. 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来分析;由题意,用LiOH代替NaOH来吸收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则反应物为CO2、LiOH,生成物为Li2CO3、H2O,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由题意,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15.答案:0.94 蓝紫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硫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和氧气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故答案为:0.94;蓝紫;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硫在氧气中燃烧则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硫和氧气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6.答案:O2 7N H+12O Al13-解析:解:(1)氧气是双原子分子,化学式为O2;(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7个氮原子表示为7N;(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H+12O;(4)铝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为3,13个铝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总和为39,该铝原子簇由13个铝原子构成,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40时相对稳定,则由13个铝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因而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所以该稳定铝原子簇的粒子符号:Al13-。故答案为:(1)O2;(2)7N;(3)H+12O;(4)Al13-。(1)根据氧气是双原子分子进行分析; (2)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分析;(4)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7.答案:11 11 3 8 1 失去 Na+解析:解: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核外共有11个电子,分为3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失去电子,变成Na+.故答为:11,11,3,8,1,失去,Na+.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共有电子数,分为电子层数,第二层上有的电子数,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失去电子,变成钠离子.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18.答案:(1)过滤,用磁铁吸引;(2)铜、铁、锌;(3)Zn+CuSO4=ZnSO4+Cu(或Zn+FeSO4=ZnSO4+Fe);(4)硫酸锌;(5)AD解析:解:(1)操作1把混合物分离成固体和滤液,所以操作1为过滤操作;利用磁铁可以吸引铁的特点,可判断固体B、C为铁粉或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之一;由于固体D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可得到铜粉,可确定固体D为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而固体C为铁粉。故答案为:过滤,用磁铁吸引;根据金属活动性锌>铁>铜,向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加入过量的锌粉,铁、铜被置换出来,因此过滤后所得固体A中含有铁、铜和未反应的锌;(2)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并且锌过量,所以过滤得到的金属中含有铜、铁和锌,故答案:铜、铁、锌;(3)过量的锌粉与混合溶液中的硫酸铜反应,可置换出铜同时生成硫酸锌;与混合溶液中的硫酸亚铁反应,可置换出铁同时生成硫酸锌;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中的锌粉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答案为:Zn+CuSO4=ZnSO4+Cu(或Zn+FeSO4=ZnSO4+Fe);Zn+H2SO4=ZnSO4+H2↑。 (4)固体B的成分是Fe、Zn、Cu,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锌>铁>氢>铜,向CuSO4、ZnSO4、FeSO4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后过滤,所得滤液为ZnSO4溶液;把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为ZnSO4溶液;故答案为:ZnSO4;(5)锌先和硫酸铜反应再和硫酸亚铁反应,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故答案:A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铁能被磁铁吸引,可以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来进行固体的分离。(1)由实验过程图可判断,操作1和操作2完成后原混合物分成了固体和滤液两部分;利用这一特点可判断操作1和2都为过滤操作;(2)根据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并且锌过量解答;(3)过量锌粉与CuSO4、ZnSO4、FeSO4混合溶液中的CuSO4、FeSO4都可以发生置换反应;(4)锌、铁、铜三种金属单质中,只有铁能被磁铁所吸起,因此使用磁铁吸引后,上述三种金属分为两组,一组为铁粉,另一组为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根据后面的实验可判断固体C为铁粉;过量锌粉与CuSO4、ZnSO4、FeSO4混合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为ZnSO4溶液,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为ZnSO4溶液;(5)根据锌先和硫酸铜反应再和硫酸亚铁反应,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锌,可能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解答。根据金属的活动性,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可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而得到氢气;活动性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9.答案:①⑤⑨⑩ ②③④⑥⑦⑧ ②⑦⑧ ③④⑥ ③④⑥解析:解:①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⑤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多种物质;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剩余物中含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⑩高锰酸钾分解的固体剩余物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等物质;均属于混合物.②液氧、③水蒸气、④氧化铁、⑥二氧化锰、⑦水银 ⑧铁粉均只含有一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②液氧、⑦水银、⑧铁粉等物质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③水蒸气、④氧化铁、⑥二氧化锰,均属于化合物.③水蒸气、④氧化铁、⑥二氧化锰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①⑤⑨⑩;②③④⑥⑦⑧;②⑦⑧;③④⑥;③④⑥.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本题考查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答案:Fe2O3 CuSO4 C+2CuO- 高温  2Cu+CO2↑解析:解:A、B是黑色固体,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红色固体D和C,则A和B可能是氧化铜和碳,生成的D为铜,C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A反应生成E,则A可能是碳,生成的E为一氧化碳,B为氧化铜,F是红色固体,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G,则F可能是氧化铁,生成的G是铁,铁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F是氧化铁,故填:Fe2O3;(2)H可以是硫酸铜,故填:CuSO4;(3)转化①是氧化铜和碳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填:C+2CuO- 高温  2Cu+CO2↑。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A、B是黑色固体,在高温下反应能生成红色固体D和C,则A和B可能是氧化铜和碳,生成的D为铜,C可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A反应生成E,则A可能是碳,生成的E为一氧化碳,B为氧化铜,F是红色固体,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G,则F可能是氧化铁,生成的G是铁,铁能与铜盐溶液反应生成铜,据此解答即可。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根据题干叙述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物质的性质推断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21.答案:C 氦 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2 1 六 A CaCO3 2.1解析:解:(1)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的是门捷列夫。故填:C。(2)第一至第三周期结尾的元素依次为氦、氖、氩,它们属于的元素类型为非金属元素。故填:氦;非金属。(3)1~18号元素(0族除外)都属于主族(A),这些元素所在的主族数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填:最外层电子数。(4)①a=2,b=79-2-8-18-32-18=1。故填:2;1。②金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6,排在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 故填:六。③设金原子的实际质量为x,根据题意有:12xmg=197,x=.197m12g,故填:A。(5)①摩擦剂的化学式为CaCO3。故填:CaCO3。②每支这种牙膏中含Na2PO3F 的质量为:200g×0.14%÷19144=2.1g。故填:2.1。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中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22.答案:试管 集气瓶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或E) 不易溶于水(或密度大于空气)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D C D或F解析:解:(1)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故填:试管;集气瓶;(2)C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即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还可以使用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使用B装置可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故填: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或E),不易溶于水(或密度大于空气);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为:②检查气密性、①装入药品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加热、③收集气体、⑥取出导气管、⑤停止加热,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⑥⑤,故填:D;(4)甲烷的制取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的.也就是固体和固体的加热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可用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因为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填:C;D或F. (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实验装置的特点来确定制取原理、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3)根据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来分析;(4)根据此反应是固体和固体的加热反应,选择发生装置;再根据它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选择收集装置.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答案:小 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解:(1)蜡烛漂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2)温度越高,木条碳化越快,拿住火柴梗的一端,将其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火柴梗接触火焰部分,两端最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说明蜡烛燃烧产物之一是水。(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小;(2)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根据蜡烛漂浮在水面上,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检验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4.答案:不能生成气体 C 导热 把试管装满水,盖上橡皮塞,然后取下,把水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 10 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冒出大量的白烟 水平放置 解析:解:选择药品:在本实验中,小光小组认为,选择药品的理由是①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②不能生成气体,他们应该选择红磷;故答案为:不能生成气体;C;反思与交流:(1)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故答案为:导热;(2)兴趣小组同学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可能是:把试管装满水,盖上橡皮塞,然后取下,把水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故答案为:把试管装满水,盖上橡皮塞,然后取下,把水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3)步骤③中注射器吸水使活塞至少应调到10mL处;故答案为:10;(4)步骤④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有: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冒出大量的白烟;故答案为: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冒出大量的白烟;(5)观察活塞位置时,最好将试管和注射器水平放置;故答案为:水平放置;本题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要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在本实验中,小光小组认为,选择药品的理由是①既要能消耗氧气,又不会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②不能生成气体,他们应该选择红磷;实验中利用了铜丝的导热性;兴趣小组同学测量试管容积的方法可能是:把试管装满水,盖上橡皮塞,然后取下,把水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步骤③中注射器吸水使活塞至少应调到10mL处;步骤④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有:白磷燃烧,发黄光、放热、冒出大量的白烟;观察活塞位置时,最好将试管和注射器水平放置.本考点是用白磷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设计的步骤中不同的现象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九年级上期期末化学试卷 2020-2021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答案】 2020-2021学年淄博市周村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镇江市句容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大渡口区商务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重庆市两江育才学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