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详情(qqbaobao网)
我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 单元测试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10-099.99元 12页 220.14 KB
已阅读10 页,剩余部分需下载查看
版权声明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qqbaobao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开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  )A.郡国并行B.师法黄老C.设置刺史D.颁“推恩令”2.2014年,得益于前人“凿空”,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总规划开始实施,促进了国际合作。开启“凿空”之旅的是(  )A.周穆王       B.张骞C.王昭君D.班超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各自为政,此消彼长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C.层层分封,等级分明D.世袭制兴,禅让制灭4.周平王东迁后,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周王都要依赖强大的诸侯国,社会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A.周朝王室的衰落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器犁耕的出现D.宗法关系的疏远5.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6.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B.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12页共12页 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7.公元前127年,汉皇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规定(  )A.意在恢复西周的分封制B.使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C.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D.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8.两汉之间短暂的王莽“新”朝历时14年,“新”朝存在的时间可以表述为(  )A.公元前1世纪初B.公元1世纪末C.公元前1世纪末D.公元1世纪初9.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分析,最主要的是(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秦之所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乃举措暴而用刑太极故也”10.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行政事务B.军事管理C.监察事务D.财政管理11.据考古发现,在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区(今河南洛阳)发掘了一批与殷人习俗相同的墓葬,其随葬品中,青铜礼器种类繁多,这说明(  )A.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周B.商周王朝存在文化传承C.西周加强对殷人的控制D.西周王朝社会等级明显12.秦王朝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传送系统,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常被人称为中国最早的“国道”)。这些举措有助于(  )A.加强对全国的管理B.皇帝对各地的巡视C.实现对思想的控制D.疆域内各地的交流第12页共12页 13.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14.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中能代表商朝文明的是(  )A.甲骨文B.儒家学派创立C.“百家争鸣”D.雕版印刷术15.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B.实行分封制C.派张骞出使西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下图所示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汉朝B.宋朝C.唐朝D.明朝17.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18.“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是在(  )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第12页共12页 19.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  )A.郡国并行B.师法黄老C.设置刺史D.设置中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后期的各大诸侯国中,战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以原秦国的制度为基础,自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行之于全国。这套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史称“废封建,置郡县”。秦始皇的这一变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政治变革,具有革命性质。这套新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1)根据材料,分析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建立郡县制“具有革命性质”。(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套新的政治制度基本上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要求”的理解。第12页共12页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买入)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1)根据材料一,简述七八千年前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的原始人类代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和作用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推断商鞅的思想主张,并简述其影响。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一法度、衡、石、丈、尺。——《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第12页共12页 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里耶秦简(部分)(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文字:“迁陵洞庭郡”(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结合文字内容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分封原因)地理位置晋同姓今山西鲁同姓今山东南部齐功臣今山东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东部燕同姓今北京一带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第12页共12页 材料三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四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纪》材料五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疆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周分封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述受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3)材料五所反映的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第12页共12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 解析:汉高祖刘邦认为,秦速亡是因为废除了分封制,所以,汉初刘邦实行了“郡国并行”的政治制度。2.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的“凿空”是指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而开通丝绸之路,故选B项。3.B 解析:“秦始皇称帝”建立的“新制度”是皇帝制度,皇帝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皇权至上,皇帝独尊,故B项符合题意。4.C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社会上层建筑,内因决定外因,主观决定客观等辩证唯物原理是解决“根源”问题的主要思路,由此可知,C项正确。5.B解析: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故选B项。6.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础,巩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故选B项。7.C第12页共12页 解析:材料中采取“推恩令”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不是恢复西周的分封制,故A项错误;“推恩令”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导致中央和地方矛盾激化,故B项错误;“推恩令”削弱地方封国的实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推恩令”的实行削弱了地方封国的实力,故D项错误。8.D9.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短命的原因主要是秦朝的暴政,D项正确。10.C解析: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监察事务,故选C项。11.B 解析:根据材料“在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区(今河南洛阳)发掘了一批与殷人习俗相同的墓葬”可知,西周王朝的墓葬习俗与商王朝有相同之处,说明商周王朝存在文化传承,故选B项;据记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商周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排除A项;C、D两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2.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和“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从而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和管理,故选A项;传送系统与皇帝的巡视无关,排除B项;文书传送系统和驰道都属于交通通讯系统,与思想控制无关,排除C项;根据材料“以咸阳为中心”可知,这些举措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而不是为了促进各地的交流,排除D项。13.C解析:“最早种植水稻”是解题关键。根据所学知识,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聚落开始种植水稻,故C项符合题意。14.A第12页共12页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文明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出现的,儒家学派是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雕版印刷术出现在隋唐时期。故A项正确。15.A16.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符合“初期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汉武帝“盐铁官营”符合“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汉代开通丝绸之路符合“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17.B解析: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A项;王位继承方式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18.B19.B解析: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①②④正确;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③错误。故选B项。20.A解析:西汉初期的分封制,造成了具有割据趋势的王国问题,故选A项。B项师法黄老是汉高祖实行的,它适应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是历史的进步,排除;C、D两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排除。第12页共12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60分。)21.(1)有利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实践;秦国原有制度的基础;秦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原因:彻底改变了地方上的行政制度,实现了由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理解: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实现政治的稳定,为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2.(1)社会状况:生产力有了提高,耒、耜出现并普遍使用;原始农业发展,粮食有了储备;出现原始村落,社会内部人人平等。举例: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2)变化:由集体耕作的井田制到租佃制出现。因素:铁器牛耕的使用。作用:提高了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3)主张:重农抑商。影响:重农有利于农业发展,为富国强兵奠定基础;抑商不利于商业发展和经济繁荣。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农耕聚落”“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列举。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概括。第二、三小问,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田者利则事者众”“籴(买入)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可知,商鞅希望人们从事农业而远离商业,结合所学可知,商鞅采取了重农抑商政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从农业和商业两个角度分析。23.(1)史料类型:材料一是文献史料,材料二是实物史料。价值:《史记》中记载的秦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出土的铜诏版铁权和秦简的印证。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的结合有助于历史的研究。第12页共12页 (2)历史意义:秦统一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其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经济交流。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得出文献史料,由材料二“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里耶秦简”得出实物史料。第二小问,由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和材料二“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皆明壹之”“迁陵洞庭郡”得出,《史记》中记载的秦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得到了出土的铜诏版铁权和秦简的印证;由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记述内容的结合得出有助于历史的研究。第(2)问,由材料一“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和材料二“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得出秦统一后,在政治上创立了皇帝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其所确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由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得出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24.(1)分封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商朝后裔;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占分封诸侯国的大部分;大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2)政治:服从周王命令。经济:定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军事:派兵随从周王作战。(3)分封制瓦解,奴隶社会趋于崩溃。第12页共12页
相关课件
更多相关资料
展开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3套(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3套(Word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卷 3套(Word版,含答案)
免费下载这份资料?
立即下载